看不见风景的房间_14(1/1)

“这个好诶。”女主持笑着说,“下次我也想跟夏因打沙滩排球,你也不小心撞我一下然后请我吃饭呗。”

程冬全程只知道笑。

这是夏因第一次跟他讲话,却一来就用那么熟络的语气,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到下一个话题了,女主持顺其自然地要程冬跟夏因一起唱首歌。

“唱什么呢?”夏因歪头看他,明明是师兄,但他看起来确实更可爱些,“唱我的《窗格速写》怎么样?”

程冬怔了怔。

“哦,我超爱那首歌。”女主持说。

“程冬会吗?”男主持问。

程冬回过头来,瞥到了正亮着录像灯的摄像机,他定定神:“会的。”

“麻烦乐队老师。”夏因侧身说,他的举手投足相当得体,作为艺人的必要训练和在镜头面前的多日浸淫,而与之相比,程冬就太愣头青了。

主持人和其他嘉宾在镜头切换的时候退到旁边,两人商定了合唱分配,然后等待前奏响起。

每一个音符,都让程冬熟悉无比。

《窗格速写》算是夏因的成名曲,虽然热度不比另一首热曲,却颇有些历久弥新的味道,大众对这首歌的印象很深。

那也是程冬从无数个需要用特浓咖啡提神的夜晚沥血得到的成果。

他从未在真正的舞台上唱过这首歌,今天却要用这样让人握紧拳头的方式来得偿夙愿。

“沉默的摆钟

是时间老人的画笔

刻度是构图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是指针的轨迹

世上未曾有过整齐划一的排线

我在你的脸上看到了”

夏因的声线清澈,音准,但更多的东西,程冬确实听不到了。他在音像店里听过夏因的那张专辑,精良设备和修音师的娴熟操作,让夏因的歌声灌入唱片后富有余韵,但是现场听来,他找不到一丁点儿感情,夏因应该十分熟悉乐谱,但也仅仅是在基本技巧上不出差池而已。

但是这首歌,不仅要用声带,也要用舌头,要用喉部肌肉,甚至要用牙齿。

程冬想要用全身上下来唱歌。

他接过间奏,在音符间寻找那种重新拥抱自己心爱之物的气力。

“你坐在窗前,就像一尊柔软的石像

我用铅笔描摹你的阴影

或许有一天

月光掠过窗棱

抚摸你的面颊

你会从我的画纸上苏醒

我会接住你吗

我本想邀你共舞

却摔碎了你”

“沉默的摆钟

是时间老人的画笔

刻度是构图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是指针的轨迹”

“荷马凝视夜幕

米开朗基罗忧愁的眉间

维纳斯卷曲的发丝从我指尖滑过

孤独作画的人会蒸发

我是凝固的那一个

去不了他方”

乐器音减弱,歌曲结束。

台下响起来自开始录制到现在最热烈的掌声,来自那并不算多的八十多个观众。

这是首旋律悠扬的歌,歌词却有种安静又无望的感觉。

那座柔软的石膏像,他担心自己在它苏醒的时候没能接住它,将它摔碎。

他如此诚惶诚恐。

那是他的梦想。

程冬双手握住话筒,舒了一口气,才放下。

镜头给了主持人和嘉宾的表情特写,大部分都露出由衷赞美的神色,不消明说也知道是对谁,而黄文尧只是全程安静微笑,在歌曲结束之后走过去拍了程冬的肩膀。

“我演唱会一定要邀你。”

夏因脸上有细微裂缝,他在唱的时候就觉得被程冬压倒一大截,但那是来自身边人传来的奇妙气场,他的耳朵没那么管用,自己听不出来也指望大家听不出多大差距,但黄文尧说这话,不来对原唱说,却对第一次登台的小歌手说,实在是让他绷不住练习好久的开朗表情。

“怎么说,虽然我不懂啦,但是程冬唱这首歌的感觉跟夏因很不一样诶。”女主持人说,眯着眼睛,“刚刚我听的时候好像能听到自己稳稳的心跳声。”

夏因看了女主持一眼,两人的目光有短暂接触,女主持稍显尴尬地移开视线。

“怎么,我们这档节目要变成《xx歌手》了吗,逼格瞬间拔高了。”男主持说。

程冬笑一笑,把话筒放到嘴边,顿了一下才说:“没有,我就是……很喜欢这首歌。”

女主持趁机问:“那跟喜欢的歌手同台什么感觉?”

“很荣幸。”程冬侧身看夏因,也给了镜头一个状似亲密姿态,“师兄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大概是唱了歌的关系,程冬整个人不仅放松了,而且像是注入了活力,接下来的互动都应对自如,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海滩上放烟花,比较恶搞的是,节目组推来了一个巨大的火箭炮一样的烟花筒。

“这样呢,我们先玩游戏再放烟花,规则是这样的,我们这边有猜词卡,两两一组,一个人拿着仙女棒在五十米外比划词卡上的内容,另一个人仙女棒的轨迹猜这个词。”

“那简单,就是晃快一些,光点就能连成笔画了嘛。”

“我们的字会比较复杂哦。”

“奖惩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