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1)

虞护还想着悔婚,韦氏信道信命数,既然穆王把小孙女冲活了,说明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韦氏坚持拥护小孙女的选择。

挨了祖母的教训,虞紫英偷偷撇了撇嘴,小声道:“人家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到了咱们家,是老太太看孙女婿越看越满意。”

虞鸾珠微羞,虞丹华笑着朝堂妹摇摇头。

卫氏听见了,朝虞紫英哼道:“那也得穆王有本事让我满意才行,等你将来找婆家了,要是找个没出息的回来,你看我给他好脸不。”

虞紫英自信十足道:“祖母放心好了,我未来的夫婿权势肯定比不上三妹夫,但人品才华绝不会差。”

韦氏数落她:“真不知羞!”

虞紫英说的狂妄,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是谁,虞鸾珠却是知道的。

她们姐妹三人,除了她的婚事是冲喜得来的,大姐夫、二姐夫都是祖父亲自所选,截止到虞鸾珠与谢怀仪吵架回来的那一天,二姐夫对二姐姐宠爱纵容无可挑剔,大姐夫却因为与小侄子的乳母通奸,害大姐姐伤心垂泪,更是气得祖父小病一场,撑着病去将大姐姐接了回来,让两人和离了。

“三妹妹,你为何这样看着我?”注意到虞鸾珠用一种怜惜的眼神看着她,虞丹华好奇问。

虞鸾珠下意识地掩饰道:“许久不见,大姐姐越来越美了,我喜欢看。”

虞丹华脸一红。

虞紫英假装生气道:“就大姐姐变美了,难道我变丑了?”

虞鸾珠忙道:“二姐姐也美了,你们都美,就我病丑了。”

虞紫英看着她清泉似的眼睛,羡慕地想哭。

生个病也能变成病西施,我见犹怜的,天底下恐怕只有堂妹一人了。

***

韦氏陪三个如花似玉的孙女待了一天,晚上见到丈夫,瞧出了不对。

“朝中出事了,还是皇上不满你接回鸾儿?”韦氏随着虞护走进内间,低声问道。

虞护深藏的心事,也只能告诉妻子。

“皇上要丹华做太子妃。”虞护握住老妻的手,疲惫道。

韦氏听完始终,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更改,只好宽慰丈夫道:“你常夸太子谦恭仁厚,是可塑之才,丹华嫁了太子,也不算委屈,总比皇上要她嫁定王的好。”

想到嚣张傲慢的定王,虞护还真要庆幸景隆帝没有彻底被郑贵妃蛊惑。

“也罢,万事还有我,我既然将丹华送进东宫,便会护住她。”

第11章

伏天将至,畏寒怕热的景隆帝今年又要去郊外的皇家园林万春园避暑。

京城的皇宫虽然威严气派,其实只有那么一亩三分地,然而处处城墙耸立,除了狭小的御花园有些绿色,其他地方少见花木。大臣们日日忙着处理差事本也没有闲暇讲究外面的景色如何,景隆帝不理朝政,便想住在一个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的神仙之境。

因此,景隆帝在先帝修建的郊外行宫的基础上扩建成了万春园,供他避暑、游园、狩猎等享乐。

去年景隆帝只带了郑贵妃一个妃嫔,今年沈皇后抱恙,景隆帝便把沈皇后也带上了。

沈皇后年近五旬人老珠黄早已失宠,在郑贵妃看来,皇上完全是同情发妻才带的沈皇后,她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威胁,便没为了这件事与景隆帝闹。

到了万春园,景隆帝日日陪伴郑贵妃纵情享乐,似乎忘了沈皇后也在这边,郑贵妃见了,更加不计较。

直到有一日,沈皇后病愈了,求见景隆帝。

沈皇后来的不巧,景隆帝正与郑贵妃在摆着冰的寝殿中行乐,帝王寝殿铺着光可鉴人的金砖,郑贵妃跪在金砖上,崭亮的砖面倒映着她水蛇似的腰身。不远处摆着一面明镜,将景隆帝与郑贵妃的姿态照得无比清晰。

大太监郭兴自然知道景隆帝与郑贵妃在里面做什么,但他更知道景隆帝这次带沈皇后过来的真正目的。

所以说名分比宠爱重要,景隆帝几年不进沈皇后的长春宫,心里却把沈皇后当贤后敬着,景隆帝看似将郑贵妃宠在了手心,实则只把郑贵妃当成了解闷的玩意儿,偏郑贵妃还洋洋得意,自以为将景隆帝玩弄于鼓掌。

郭兴弯着腰走到紧闭的殿门前,侧耳听了听里面的响动,想到景隆帝两刻钟前才服的丹药,若他不出言打断恐怕得让沈皇后再等半个时辰,郭兴只好恭声道:“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景隆帝缓了缓,问:“何事?”

郑贵妃回头,妩媚的眼睛晲着他,不许他为了那老女人分心。

景隆帝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背。

“娘娘说她有事与皇上商量。”

景隆帝知道是何事,既怪沈皇后会挑时候来,又不能一直让沈皇后等下去。

“就说朕刚刚睡醒,叫她稍等片刻。”

景隆帝刚说完,郑贵妃突然发作起来,扭着身子要把景隆帝掀下去,幸好景隆帝反应够快,直接将郑贵妃压地上了,一边抓紧时间利用药效一边哄郑贵妃:“你气什么气,朕天天陪着你,见她一面你也吃醋。”

郑贵妃不是酸,是气这种时候景隆帝居然也能半途而废。

郑贵妃是个泼辣的,既然景隆帝不想放了她,郑贵妃就故意大声叫唤起来,给外头等着的沈皇后添堵。景隆帝才听一声便及时捂住郑贵妃的嘴,两头分神,终于结束的时候,景隆帝只觉得自己一把老骨头都要散了,三四天内都不想再来。

完事了,景隆帝穿好龙袍,擦擦脖子脸上的汗,衣冠楚楚地去见沈皇后。

他与沈皇后的见面就是打个过场,很快就回来了。

郑贵妃泡在寝殿里面的汤泉池子中,冷着一张脸。

景隆帝脱了龙袍坐进水中,舒服地哼了一声,主动解释道:“皇后病好了,见湖里的荷花开得好,想邀些京城闺秀来赏荷,朕已经同意了。”

郑贵妃不怕沈皇后来争宠,却怕沈皇后利用太子的婚事拉拢权臣。

“是吗,姐姐准备邀请哪几位闺秀?”郑贵妃漫不经心地问。

景隆帝游到她身边,笑眯眯道:“朕急着回来陪贵妃,岂会打听这个,无非就是那些官员之女。”

他演得炉火纯青,郑贵妃没有怀疑,回头却派宫女密切打听沈皇后都邀请了哪些闺秀。

得知沈皇后竟然一口气邀请了虞护的三个孙女,郑贵妃当着宫女们的面讥笑了出来。

虞护那个老顽固,这么多年哪个皇子都不偏帮,选穆王做孙女婿也完全是为了给虞鸾珠冲喜,沈皇后居然贼心不死还想讨好虞家的三个姑娘。虞家三女的婚事全握在虞护的手里,她试图让皇上赐婚虞家女给儿子皇上都做不了虞护的主,沈皇后凭什么?

郑贵妃决定,赏荷宴那日她也去凑个热闹,看沈皇后如何拉拢虞家姐妹。

***

韦氏将沈皇后的邀请告诉了虞鸾珠三姐妹。

万春园才建成三年,传说汇集了天下园林的精粹,有天下第一园之美誉,但万春园是景隆帝纵情享乐之地,大臣们还可以趁着去奏事的机会领略万春园的风光,官员家的女眷无诏不得入,只有第一年开园之际,虞家女眷借着虞护的光得以去参观过一次。

一次便足以叫人念念不忘。

虞丹华、虞紫英都面露惊喜,虞鸾珠微微诧异,万春园太特殊了,所以虞鸾珠非常确定,上辈子并没有这场赏荷宴。

因为她改嫁了穆王,她周围的人和事也会跟着出现变化吗?

“鸾儿在想什么?”见小孙女在那儿发呆,韦氏笑着问道。

虞鸾珠收起惊色,小脸微红道:“祖母,我与穆王有婚约在身,不好再出门了吧?”

虞紫英啧啧道:“三妹妹可真是乖,可你还要两年才及笄,难道这两年你都要不出门了?那多无趣。”

韦氏也舍不得小孙女被规矩束缚在家中,姑娘家最快活的时光便是出阁之前,日后嫁了人特别是去穆王府当王妃后,皇家规矩重重,小孙女想恣意放纵都不能。

“沈皇后最重礼法,她都邀请你了,说明无碍,鸾儿不必太束缚自己。”韦氏目光慈爱地道。

长辈们都这么说了,虞鸾珠便心安理得地准备万春园之行。

***

荷花开于盛夏,树叶都被烈日晒得打卷儿的天气,一早起来已经感受到了暑气。

万春园离京城有二十里地,清早韦氏祖孙四个就要出发。

虞家门前备了两辆马车,虞丹华与虞紫英坐了一辆,最小的虞鸾珠陪着祖母韦氏坐。

车里摆着冰鼎,温度清清凉凉,韦氏坐下后,虞鸾珠理了理裙摆,坐在了祖母身旁。

八个侍卫骑马守护左右,马车终于出发了。

韦氏笑着打趣小孙女:“万春园那么大,不知咱们今日过去会不会遇见穆王。祖母有些年没进宫了,都快忘了穆王长得什么模样,要不鸾儿给祖母说说?”

虞鸾珠早已用荷花团扇挡住脸,娇嗔道:“天就够热了,祖母还打趣我。”

韦氏拉下团扇一瞧,果然看见虞鸾珠红透的脸颊,虽然年少,却已显露出几分柔媚来。

这么一个仙女似的宝贝,是她的孙女。

不光虞护最疼虞鸾珠,韦氏也疼,正因为疼,韦氏才觉得小孙女能嫁穆王挺好的。除了穆王救了小孙女的纯阳命格,穆王是公认的最低调不争的王爷,穆王不争,他就不会被日后坐上龙椅的新帝忌讳,穆王没有危险,孙女便可以跟着穆王享受荣华富贵,高枕无忧。

现在大孙女要做太子妃了,有老爷子拥护,太子地位稳固,姐妹俩成了妯娌,多好。

马车出了京城,遇到几家同去万春园赴宴的女眷,几乎都是祖母或母亲带着受邀的姑娘同行,得知丞相府的马车走在后面,前面几家都自动停下来,等虞家的马车过去了,她们再排队跟在后面。

半个多时辰后,二十几辆马车井然有序地停到了万春园的正门前。

阳光炽热,沈皇后派了宫门们持伞出来迎接。

虞鸾珠扶着祖母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人一边一个小宫女帮忙撑伞,韦氏见阳光从东边射过来,便叫虞鸾珠换到她的左侧,足见她有多疼爱宠溺小孙女。

所有夫人小姐们都撑好了伞,正要前往坤明湖之际,身后忽然传来几道马蹄声。

有的女眷好奇地朝后张望,韦氏微笑着目视前方,虞鸾珠见了,便也恪守礼仪。

稍顷,两匹骏马停在了宫门前,奉沈皇后之命出来迎客的宋女官早已屈膝,朝跳下骏马的两人行礼:“奴婢拜见太子殿下、穆王殿下。”

虞鸾珠心中一慌,居然真的遇到穆王了?

她扶着祖母的手微微地抖了抖。

韦氏笑着拍拍小孙女,率先朝太子、穆王请安。

整条队伍都屈膝行礼。

太子身穿杏黄长袍,沿路被日光暴晒,他白皙的脸庞浮现浅红。

趁这些女眷都低着头,太子先看向了韦氏身后的两个姑娘,母后夸赞虞丹华雍容华贵,凭借气质,太子立即分辨出着绯色长裙的女子才是虞丹华,果然很美。

太子很满意,目光又投向最受虞护宠爱的三姑娘虞鸾珠脸上。

这一看,太子愣了一瞬。

虞丹华虽美,对于见惯美人的太子而言却不够让他惊为天人,但这个虞鸾珠——

太子不禁看向身后被他拉来当掩饰的穆王。

楚寰目光低垂,似乎并不知道他的小王妃就站在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