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千金综艺纪实 第10节(1/1)

早上九点,孟天扬和陈田田一起站在桌子前准备接取第一环任务。

昨天的工作是临时的,而且扛了一天水泥,睡觉前还好,今天起床的时候腰都是酸的,不如留在村里,向陈田田学习一下如何跑环,还能赚到杨导的额外奖励。

查查照例背诵台词,只是后半句却发生了变化。要不是他们听得仔细,直接就忽视了。

“由于近期发生通货膨胀,完成全部任务奖励兑换为100成就点,失败将只能得到任务环数/100*100*0.5,即二分之一的奖励。请问各位冒险家们,是否接受任务?”

什么!

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个财富密码,就这样被拦腰砍断。

“请问冒险家们,是否接受任务?”查查表情不变,又问了一遍。

“接受。”除了接受还有什么办法。

还不知道飞哥生意怎么样,算了,100元也是钱,能抵两天住宿呢,不能放弃。

孟天扬眼看着陈田田拿出笔记本,对应着上面的记录,开始施展跑环大法,带着他全村扫货。

我的小伙伴都好强。

见识了什么叫批量交任务之后,午饭后不久所有的任务就完成了。

虽然最后只拿到了120元,但是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笔收入。

等到唐梦飞晚上回来后,更是有新惊喜。镇上的物价比不上省城,但是架不住唐梦飞找准地点,薄利多销,一天下来卖了足足270元,摆摊的时候他还拿着毛线当场编织,而且专门织难度大的,相当给自己的摊位又做了一轮广告,哪怕最开始只想看热闹的,也有不少动了心,最后给自家孩子买个头花戴戴。

早上出门的时候他本来想去学校门口,结果到了村口遇到几个同行的人才想起来,今天是赶集的日子,立马改道去集市摆摊。

他以前摆摊的时候最清楚不过,摊位上的东西再好,不吆喝也没有用。顾不得什么面子,敞开嗓门吆喝就对了,要是遇到带孩子来的大人,更是要主攻一下孩子的喜好,几乎是百发百中。只有这个时刻,唐梦飞才希望孩子越熊越好。

今天跟着唐梦飞外拍的还是昨天的摄像小哥,看着眼前红红火火的景象,不禁感慨,人和人真是不一样。昨天孟天扬累死累活竟然也没比唐梦飞多赚多少,而且当搬运工还不是每天都有工作的机会。

不少人看着摊子上毛线编织的小动物都觉得这有什么难的,自己回家拿点毛线也能做出来。他们真的回家尝试一下就会发现,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是样式得足够可爱,不然怎么吸引大家购买;其次是毛线的颜色要正,拿出家里勾拖鞋的线,就是样式再好也很难吸引大家的目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家里各种沙发套椅子套不顺眼的主要原因;最后是款式一定要多,这也是唐梦飞以前摆摊比其他家收入都好的秘诀,款式够多大家才觉得你的技术更高超,自己花的钱更值得,这都是唐梦飞的摆摊心得。

又过了几天后,满环奖励已经跌到了50元,有点用劳动抵扣住宿的意思,村里的村民倒是参与感越来越高,还有人在他们来拿东西的时候也披个毯子自己加戏和他们互动。

唐梦飞的编织生意却越来越好,平均下来每天都有三百左右的收益,最高的一天甚至达到了500元。

陈田田和孟天扬看着唐梦飞早出晚归特别心疼,但是他俩都试过了,谁也织不出售卖的标准,最后只能力所能及给唐梦飞打杂,分毛线粘贴玩偶眼睛类似的工作。

“这是3500元,我们要修房子!”

杨导早就知道了唐梦飞这几天的收入。第一次听到这么个赚钱法子他也不可思议,他这是什么运气,来的几个嘉宾一个做任务比别人快,一个是做饭比别人好吃,最后一个最离谱,竟然织东西比别人强,还能用来赚钱。

看着杨导和查查不情不愿地接下钱,三人心里别提多开心,他们竟然也能有让杨导意料之外的时候,连被拉来见证这一时刻的马老师都面带笑容。

“大家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赶上我们大放送,除了修房子还免费赠送洗衣机一台,由我个人出资。”

看着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杨导露出招牌笑容,“大家不要这么小心,我们这次真的是福利大放送。只是我这里有一个不情之请,当然你们不同意也是有免费的洗衣机的。”

陈田田三人听完了觉得更可疑了,他们来的这些天和杨导连斗智斗勇都算不上,完全是单方面的被坑了又坑,他们完全不相信杨导会有这么好心,前面一定有更大的坑等着。

“小飞啊,你能不能教教村里其他人,你那个编织是怎么弄的?”

确实没想到杨导开口是为了这件事。

“可以啊,没问题。”唐梦飞答应得很爽快,凑够修房子的钱他就不准备去摆摊了。退一万步他后面还是没活,继续回去摆摊,他也是在省城摆摊,和村里人互不影响。而且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村里人,他当然愿意。

“那就太好了,你就正常教,她们能学多少是多少,学会就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学不会也没办法。”

“大概多少人要学?在村民活动室教吗?”

“妇女主任去统计人数了,不过你放心,人多人少都不影响你教学。”杨导摆摆手,“接下来我来发布下一个选择,盖房子还是开设直播账号?”

直播?

“杨导,直播就不用了吧,我可以现场教,还能及时指导,”教学和直播关联,唐梦飞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村里情况我最了解,光教是学不会的,要反复看视频才可以。”杨导一脸你相信我没有错。

“那我可以录制课程,直播账号就不必要了吧?”唐梦飞还想垂死挣扎。

“下一个选择本来也是盖房子还是开直播账号,我这不是为了你们着想合二为一,你们也可以直播其他内容,当然也可以直播的同时上传课程。”杨导相信脸皮够厚才是出来混最重要的品质,并且他觉得大家可以各退一步。

三人组:他们不相信本来的选择就是开设直播账号,这种针对性不要太明显吧!

唐梦飞:手工区新人主播来报道?

第十章 主播小唐正式上岗

隔壁地的杨大爷指导他们种的水稻该施肥了。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他们还指着水稻收获之后卖了盖房子呢,怎么办,只能买啊。

对比了一下山村小超市的价格之后,孟天扬果断给农资店打电话,以比山村超市略低的价格购置了一批化肥,陈田田和孟天扬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施肥生活,战友情谊更上一层,已经开始共享同一瓶防晒霜了。

收到他们修缮房屋的经费后,节目组也正式结束了极其简陋的杨家村大陆跑环任务,他们几个倒是没觉得什么特殊感受,倒是村里的乡亲们好像比他们还遗憾,大家还挺喜欢看着他们每天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小虎爷爷碰到陈田田还感慨怎么不来了呢,他又新种了一排小青菜,等着他们每天来借,不愧是爷孙。

唐梦飞和杨导就教程的细节又做了一番商讨,最后决定先录制一批基础教学视频上传到账号上,让大家先自行学习,拉齐基础。之后每天晚上八点进行直播讲解,直播回放由杨导出人剪辑成视频上传账号,每隔几天还会在村民活动室手把手指导,把唐梦飞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有打毛衣的经验,基础编织对她们来说不是特别难,一开始大家对这个教程并不当回事,直到有一定基础的李大姐使用唐梦飞的图解,在镇上摆摊赚到钱,村里的积极性一下子高了起来,大家开始兴致不高主要是钩针毛线都是成本,如果赚不到钱,还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天不少人默默点开视频开始学习,点击量都高了不少,从个位数涨到了十位数。不学不知道,唐梦飞教的针法和她们平时用的还真不一样,还有很多细节和小技巧,唐梦飞也不藏私,在视频里一一讲解,怪不得人家织的能卖上价。要不是怕打扰到录制,她们白天也想来跟着学习。

眼看着端午节快到了,唐梦飞这几天设计了几款和端午节相关的样式,从今天开始在直播间教学。

一颗花生米是草莓站的忠实粉丝。平时就喜欢在上面刷各种up主,涉猎特别广泛,还加了好几个水友群互相分享好内容。关注的up主更新全刷完之后,偶尔也会看看直播区有什么有趣内容。

不看还好,一看就发现了不得了的内容。新人区有一个叫山村小生活账号,点进去就看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哥哥左手拿着毛线,右手拿着钩针,在教大家编织。等等,编织?她没看错吧,镜头里一个小哥哥在编织?

草莓站内因为年轻人聚集,直播一般都是唱跳或者打游戏,手工区的直播她看过一些,像是滴胶、热缩片、史莱姆这类的,基本也都是小姐姐直播,男生来编织还是第一次看见,何况小哥哥的长相绝对在站内主播颜值平均线以上。

我绝对不是为了小哥哥的颜值,我只是突然对手工产生了兴趣,一颗花生米信念特别坚定。

画面里的小哥哥拿出一个立体粽子发卡,两个编织的小粽子叠在一起,上面的那个还是脱去粽叶的糯米款,白色毛线钩成的十字针使得糯米感更加逼真,深浅不同的两种绿色编织的叶子包裹在周围,分外立体。

她能说她对着一个发卡看饿了吗。小哥哥拿着钩针先讲了这个款式的编织难点,然后拿出一团毛线从起针开始编制。每织完一行,小哥哥还会总结一下这一圈涉及的针法和要素,直到织完最后一圈。一个软萌可爱的立体粽子就这样诞生了。不知不觉间,一颗花生米在直播间看了整整一晚上,连她自己都很震惊,甚至觉得听完讲解好像也不是很难的样子,要不她也试试?

用手机看直播不难,但是村里的大姐马上学会输入法还是有点难,所以每次直播唐梦飞都尽量讲得详细一些,看起来就像是自问自答,这样的方式反而特别切合草莓站粉丝的心理,他好像真的想教会我哎。

白天上班的时候一颗花生米还在想昨晚看到的直播,摸鱼时间在水友群大说特说,凭借着优秀的表述能力把唐梦飞的颜值说得天上有地上无,炸出了不少水友,大家表示并不相信,好在群里的人都比较清闲,约定晚上组织观光团一起去鉴定一下。

当晚正好赶上唐梦飞第一堂在村民活动室的公开课。杨导亲自架上手机把公开课也要直播,美其名曰多点素材。水友群的观光团打开的时候,就看见几个穿着朴素的大姐凑在一起钩毛线的样子,环境看起来就很简陋。

这是好看的小哥哥?一颗花生米就喜欢看这个?性子急的已经想回群里找一颗花生米算账了。

“大姐,引拔针不拉紧就会歪的。”

画面里传出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略带着一点点磁性,听起来又不会油腻。

没等观光团惊讶,画面里就出现了唐梦飞的身影。陈田田当初觉得唐梦飞长的不算有辨识度的帅,那是和圈里的顶流相比,在直播圈这张脸已经算非常抗打。

观光团立马切回水友群感慨小哥哥教得太好了。

一颗花生米:这心路历程,我懂。

来上课的大姐们也是真的想学一门手艺,一个个都特别认真,唐梦飞教完左边教右边,成了全场最忙碌的人。

又认真、又反差、声音也不错,这样的主播怎么才被发现,众水友们反思自己平时摸鱼不够充分。看着只有两位数的粉丝,纷纷点了关注,还在评论区积极互动,求求小哥哥看看她们,她们虽然连钩针都没有,但是有着如饥似渴想要学习的小心心。

不过这帮水友们注定对牛弹琴了,唐梦飞忙着解答问题,根本没有看手机屏幕,更看不到屏幕上刷过的评论,也就注意不到因为直播间人员快速流入,被当作手工区代表推荐到首页的消息提醒。

越是没人回应越能激起大众的逆反心理,当晚直播之后,账号的粉丝从两位数神奇的涨到了将近五位数,连杨导都没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效果,翻过评论记录只能感慨还是要看脸的。

陈田田和孟天扬听说之后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是不是可以原地畅想一下,就此一炮而红,抱着飞哥大腿走向人生巅峰。

转天又到了唐梦飞独自直播时间,看着直播间不断增加的人数,即使知道昨天很多人点了关注,唐梦飞还是感到错愕。

杨导在旁边小声劝他多和评论区互动。

“大家好,我叫唐梦飞,对,这些都是我编织的,主要是教给村里的大姐们,之前会摆摊卖,最近不卖了,如果你在杨家村附近可以去集市买,我们村已经有人去集市摆摊了。”

唐梦飞看着评论区划过的问题,尽量作答。

“我说话怎么没口音?我不是这个村的,杨导我可以说吗?”

杨导示意他可以说,最好多多宣传节目。

“我们在杨家村拍一个节目,叫乡村小生活,不对,叫陈氏水泥乡村小生活,是一档真人秀,每天种地打工赚钱,我现在的直播不赚钱,是为了教学。明星,我们这好像没什么大明星,对我也是嘉宾之一,我是一个小演员。孟天扬当过偶像,算不算?”

评论区里还真有认识孟天扬的人,唐梦飞太惊讶以至于直接冲着屋外大喊,“天扬,直播间里有人认识你!”

“什么,谁认识我?”孟天扬正在厨房切萝卜,还以为怎么了,拿着菜刀就进来了。

直播间里的观众看见跑进来一个金刚芭比又一次沸腾了,刚才说知道孟天杨的观众愣住了,她知道孟天扬是因为她喜欢的艺人和孟天扬在一个经纪公司,之前晒出来的公司vlog里孟天扬出现过,由于外形特别有记忆度,她还真的查过,结果发现业务水平实在不行,就不再关注了。直播间里这个和记忆中完全不同的人,很难不惊讶。

“我在直播呢,评论区有人说有人认识你。”

“真的吗,谢谢关注,请大家多多支持飞哥,他超级棒的。”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孟天扬拎着菜刀有点不好意思,仍不忘给他家飞哥拉拉人气。

“我先回去了。”意识到自己这形象不太正常,举着菜刀退出了房间。

“天扬和我在一起录制,还有田田和马老师,有机会拍给你们,现在我要开始上课了,大家如果喜欢编织可以跟着一起学一学,不喜欢可以退出去也没关系,还是很感谢大家点进来,好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教的是一款醒狮的编织方法。”唐梦飞没忘记正经事,拿起手边毛茸茸的小醒狮开始讲解。

评论区的粉丝们见镜头里的小哥哥真的不再看手机,反而认认真真开始教学,不少粉丝还真想跟着学习一下,这么好看的小哥哥教的东西一定也不难吧。

虽然说唐梦飞的颜值放在娱乐圈里不算顶尖,但是加上手艺活的光环就不一样了,专注的人做什么都会加分。至少直播间里的人现在就非常吃他的颜,呼朋唤友,生怕大家错过这么个宝藏男孩,直播结束之后,关注人数竟然翻了一番,将近三万人。

直播间的粉丝肉眼可见地增长,每天教学前唐梦飞都会拿出十分钟和大家进行互动。要是碰到新来的朋友问问题,当初的水友群观光团成员还会帮忙作答。

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他们正在拍一档真人秀,只是每当问到在哪播出的时候,小哥哥都窘迫地答不上来,要不是唐梦飞偶尔拿手机对着摄像小哥们照一照,他们都怀疑是假的。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等到节目播出,他们一定会去看的。

看到这些留言的所有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是被期待的,这么多天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还有一些粉丝始于主播颜值点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一直问在哪能购买,端午节的时候她们也想戴在头上。

唐梦飞和杨导商量要不要开个网店。村里大姐们的犹豫多半来自售卖压力,如果能解决销售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只要能赚到钱,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学习编织。

当天晚上,直播间的观众发现,右上角出现了购物车的符号,点进去就发现里面有五六款编织发卡,可以点进去看细节图,但是不能购买。

“这几天不少朋友问能不能开放购买,我们商量了一下,今天先上架了几款。如果卖得好之后再上架其他款式,大家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就好,八点半会自动开放。是我织的吗?不是我织的,是村里的大姐们织的,不过我会检查一下,如果质量不达标是不会发给大家的。不是代发,真不是代发,我们导演老家就是这个村的,就是想给村里的大姐们增加点收入,你们以后看节目就知道了。”唐梦飞一边看评论区一边回答,有些评论划得太快了,他还没看清就划过去了。

直播间里的人:我们是很想看,但是请问我们能去哪里看?

虽然对自己的设计很有自信,不过唐梦飞也没觉得会卖出很多,他觉得这种小东西大家还是更习惯线下购买,网上买个发卡反正他自己是不太理解的,所以他们也没有设置上限。看到后台数据他们傻眼了,竟然有六百多个订单,好多订单还是所有的款式都买一遍。

全村学编织的加上唐梦飞不到十个人,手艺还不一定过关。

难道初出茅庐就要夭折,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