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1/1)

“不会。”

杨小叶耸了耸肩, 丝毫没有在意。

“你甘心一辈子窝在这个小地方!”

宋词真的急了。

“不甘心啊, 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杨小叶不明白了, 难不成就非要是大部分人认为的好才是真的好。

别人就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吗?

人与人之间相处,求存同异,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难不成和你不一样观点的, 就是不对吗?

杨小叶从来没想改变过宋词的想法。

当然,她也很讨厌别人来改变她的。

“行了,你不用说了,我要回去了, 以后有缘再见。”

说完话,也算是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划上了一个句号。

杨小叶头也不回的扭头进屋了。

她这句有缘再见, 也算是给原身和宋词划上了一个句号。

以后真的是桥归桥, 路归路,大家没什么联系了。

宋词仿佛是明白了杨小叶的意思, 他呆在原地停留了好久都没有动。

他一瞬间仿佛感觉到, 自己其实早就和杨小叶的关系越来越远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单纯的丫头已经变成了他不认识的模样。

不去参加高考...

宋词握了握拳。

他可是一定要考大学的,而且要考的很好。

以后他和杨小叶就只是大学生和乡下丫头的关系了。

终究是可惜了。

宋词惋惜的叹了口气。

他以后可是要飞黄腾达的, 断断是不能在这样的丫头身上浪费时间了。

宋词终于决定了。

他回到知青点,打包好东西,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青山村。

没过多久, 吴青青也离开了。

青山村村民没什么太大的波动,就好像他们两个来到村里,闹的那些事情,都是没发生过的一样。

总之,他们走了。

青山村的人们一如既往的生活着,没有一个人再提他们,甚至怀念他们。

就连知青点的人们也都一样。

蒋毅表面上也闭口不提,内心却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只是他们为什么离开。

却除了杨小叶,没有一个人清楚。

夏忙终于过去了。

紧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秋收。

秋收杨小叶也参与了,没办法这种事情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参加。

她也没办法偷懒。

好在印刷厂那边有陈一凡盯着,也没什么问题。

她也就只能认命的跟着干活。

亲自下地,杨小叶这才知道干活的不容易。

之前看书的时候,男主人公不愿意种地,拼了命的想要读书。

杨小叶其实一直不是很理解,那种拼命的劲头是怎么来的。

但是现在她知道了。

为什么会有人说出,读书快乐,这种话来了。

因为干活,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一个秋收下来,杨小叶瘦了好多,其实要不是因为有灵泉水,她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黑丫头。

好在有外挂再身,她还是那么白,皮肤丝毫没有因为晒而受伤。

因为这个,宋苗酸了好多次呢。

毕竟没有哪个女孩子是不想变美的。

秋收结束了。

杨小叶摊在家里休息了好几天,甚至还萌生出了要不然还是去参加高考的念头。

毕竟做生意干活都不如躲在象牙塔里面舒服。

到时候出来国家分配工作,多美滋滋。

可是一想到马上恢复的生产制度,经济腾飞。

杨小叶就舍不得那些钞票。

可能她天生就不是研究型人才,还是赚钱更实际一些。

秋收完了。

整个青山村的人也能歇一歇。

知青点累的也不行,宋苗都好几天没有来蹭饭了。

蒋毅带着大家挥泪干活,倒是勉强跟上了大家的进度。

可是到底是不如村子里干活好。

交完公粮,就是等着分粮食的日子。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巨大的消息在青山村炸开了。

“什么,恢复高考了!真的假的。”

村支书瞪大了一双眼睛,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

“是真的,整个县里都传遍了,据说是首都那边过来的消息,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见报了。”

一个年轻人满脸通红,神采飞扬的道。

“原来是县里传来的消息,我说怎么报纸上没写。”

村支书定了定神。

“别不是什么假消息吧,这么多年了,也不是没有传过这样的消息,每次传来那帮知青就热血沸腾的,但是过了好久也就那样。”

村支书吧嗒了口烟,一点都不意外。

“支书这次不一样,听说这消息在首都都传遍了,只是报纸还没有发售到我们这边,有人拿了一份首都的报纸给大家看过,是真的。”

青年人越说也激动。

恢复高考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就是恢复一个走出村子,走向首都的机会。

“真的,还有报纸,哪儿呢,给我看看。”

村支书也激动了。

他不信什么道听途说,小道消息。

他就信那个实打实的报纸。

“那么精贵的报纸我这怎么可能有,但是县里真的有人看的了,还不是一个,叔!看来高考是真的要恢复了。”

年轻人拍了拍村支书的手。

说着说着差点落下泪来。

“那快,快去通知村子里的娃娃,还有知青点,这咱们村子里要是出了一大学生,那可是祖宗脸上有光啊。”

村支书也淡定不下来了,他扔下手里的烟袋杆。

就要穿鞋出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村的人。

杨小叶知道消息的时候,她正在和陈一凡核算材料呢。

陈一凡不知道这个消息,听到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以前他是不敢想,当真的听到恢复高考的时候,到底心里还是非常震惊的。

杨小叶示意他淡定,并且告诉他,这个消息其实是她传出去的。

没错。

就是杨小叶在背后推动的。

首都那边,她一直都盯着,只要消息一出,就立刻在县里传来。

毕竟这边离着首都还远着呢,消息闭塞,少一天就是影响她卖书的一天。

所以她才在首都一下发的时候,就立刻在县里传开。

为了让大家相信,她还搞出了报纸一说。

为的就是让村支书这样的老人也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