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诅咒真的好用 第10节(1/1)

没事,忘掉她的名字是常规操作,不用道歉。

但是,大家肯定要相处一段时间,总不能每天都补一次自我介绍。

万一忘着忘着,把陪练的工作也忘掉就糟糕了。

分分钟失业。

“……喊我小鹿姐好了。”

她本来想说喊牛二珠也行,但是,这是夏母临时取的名字,她不太熟悉。

估计就像被别人喊,自己也反应不过来,这是在叫自己。

船船是家人专用的名字,夏鹿帆不太想用这个,所以换了一下,变成小鹿。

被遗忘被忽视,是夏鹿帆的问题,关小鹿什么事情?

她算是发现了,越少透露自己的信息,对方有关她记忆遗忘的频率越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个假名字假性别假信息的网友,可能才是家传诅咒的正确打开方式?

卢总和杨助理也顺势改了称呼,喊她小鹿。

虽然按照她们俩的社交水平,对方叫什么,甚至认不认识,都不影响彼此的友好相处。

但是,记不住对方的名字,总归很失礼,也让她俩担心最近是不是太忙或是熬夜过度,导致记忆力下降。

现在换个称呼,对记忆力的要求的确没那么高,两位女士纷纷暗自松口气。

社交信心过度膨胀的夏鹿帆没注意到这些,她知道卢总给的报酬很高,所以对陪练的工作也很重视。

“锅仔,教练平时都教什么啊?”

郭允让是有滑板教练的,陪练的工作主要是辅助,但不同教练的风格也不一样,夏鹿帆需要多了解一些锅仔的滑板教练。

这个问题,她回头还要去找卢总和杨助理问一下的,现在先听听小孩子自己的想法。

她在体育馆当助教的经验丰富,知道五岁的小孩受限于身体发育,不会刻意去追求难度和技巧,还是以培养兴趣和增加见识为主。

但锅仔的回答,远超夏鹿帆的预料。

“要先认识滑板,常见的分类是双翘板和公路板,我常看用双翘板的街式赛和碗池赛,教练也建议我学这个。”

“我还太小了,力气不足,所以滑板是教练帮我组装的,这里还有我的名字,guo。”

“滑板的trick我可以看出来,但还没学到,教练说新手最重要的是练滑行,等他比赛回来,会考虑教我新动作。”

trick在滑板里指的是“招”“动作”,初学者关注滑行,但进阶滑手会追求起trick来,打开技巧大门,开始一系列的招式学习。

夏鹿帆之前在体育馆玩的ollie就是trick的入门式,还有类似pop shoveit(倒板)、360flip(大乱)的招,全都属于滑板的技术动作。

毕竟滑板是起源于国外的街头运动,所以特定的动作都是英文或简称,滑手之间也都这么用。

郭允让这个聊法,先不提他的实际水平,单这个基础知识,已经挺扎实了。

不过比起锅仔,夏鹿帆的学习方式就显得野蛮生长。

滑板是她在公园玩的时候,看着别人练习学会的,连最开始的滑板,也是不太懂买来的便宜玩具板。

她纯凭踩上板就敢滑,然后会玩的大孩子乐意教新人,休息的时候过来指点几句,学会玩滑板的。

学的招式也是去模仿别人的动作,没有专人指导,学会之后都不一定知道动作的名字。

按照粗糙、简易和专业三种学习风格来分,可以依次对应夏鹿帆、体育馆兴趣班和锅仔。

再一看锅仔教练的履历,她突然觉得这个陪练的报酬,拿着有点心虚了。

进过亚洲极限滑板冠军赛的决赛,拿过世界滑板锦标赛的亚军,现在是去参加今年的国际滑板公开赛。

要不然,还是给锅仔表演一下独轮车吧!

作者有话说:

乱入到专业运动者队伍里的一只夏鹿帆ovo

现在评论有点赞功能耶,昨天有个文字表情包,可可爱爱,点赞~

第十一章

当然,这也不是夏鹿帆对独轮车有什么执念。

主要是,锅仔的教练水平高得远超她的判断,这陪练的工作压力就给到她这里了。

以前在体育馆的时候,夏鹿帆有自信说,滑板教练也没有她滑的好,面对主要是培养兴趣的小学员,自然能轻松当个助教。

但现在,工作环境改变,锅仔这个教练请的过分优秀,让她觉得自己也应该更专业一些。

如果因为她的能力不足,导致耽误锅仔的学习进度,那她也会及时和卢总杨助理反应,辞职走人的。

夏鹿帆很想挣这个钱,但她不想心虚地挣,这不是耿不耿直、傻不傻的问题。

有多大的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夏父夏母教孩子点做人原则不容易,夏鹿帆在这一点格外坚持。

这么想,夏鹿帆也和卢总这么坦诚地说了。

但她保证,会努力配合锅仔教练的上课内容,不拖后腿的。

甚至,她还找杨助理拷贝了锅仔教练以前比赛的视频,准备回去看。

面对夏鹿帆的认真,卢总和杨助理的表情都微妙地一顿,想说点什么。

但看了眼很兴奋的锅仔,只能委婉地提示,“没事,小鹿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锅仔现在学的还很基础。”

名师出高徒,锅仔才五岁,说起滑板的专业比赛就已经头头是道。

夏鹿帆点头,谢过卢总和杨助理的安慰,表示她肯定会努力的。

运动这一块,她没有输过的。

啊不,她们不是这个意思,倒也不用这么燃!

但低估自己的夏鹿帆,已经和高估自己的锅仔又去一边说话了。

这俩倒是很投缘,让卢总和杨助理没找到插话的机会,只能等夏鹿帆真正开始陪练的工作,自己去感受什么叫“很基础”。

是的,滑板这种比较危险的运动,如果不是锅仔的特殊,就算他再喜欢,卢总也不会又是请教练又是找陪练的来教他。

可以说,她对陪练的要求其实很低,不让锅仔受伤,然后陪着一起玩就行。

但夏鹿帆还不太了解锅仔,她只知道,不能低估小孩子的运动能力。

她自己就是个例子,从小尝试各种运动,上手快玩得好,没有学不会的。

而且,去运动场看看,也有不少三四岁的小孩玩轮滑,动作标准的成年人都不好意思占场子。

所以,把郭允让代入了曾经的自己后,夏鹿帆的表情就愈发认真起来。

在心里准备好“滑板技能三天提高计划”,和卢总她们告别,她就带上出入卡先回去做准备了。

“娜娜,你说等真正练习的时候,小鹿会不会很失望?”

“……应该不会,小鹿挺喜欢锅仔的,应该不介意他运动能力……欠佳。”

两人说着,表情略带担忧。

而看到小鹿姐离开,没有聊天对象的郭允让有点低落,不过,看妈妈和娜娜姐在旁边陪自己,恢复心情开始练习,小心翼翼地站在滑板上,努力划出去半米。

呼,成功了!

然后,锅仔忙从滑板上跳了下来,在摔倒前拯救了自己,然后再摆好滑板,继续划下一个半米。

卢总和杨助理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扭过身捂脸。

其实,想让父母放心孩子玩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

除了夏鹿帆这种过分熟练让家长放心外,还有锅仔这种打开方式。

运动能力过分欠佳,导致没机会受伤也可以。

从别墅区离开,夏鹿帆踩着滑板去找最近的公交站,本来想直接回小农场看视频。

但是,可能和她野蛮生长的学习路子有关,夏鹿帆更适合边练边学,嘴上说没有用,身体滑出去才行。

她带了一套护具在背包里,那就换公交车,直接去运动公园。

滑板这个运动,本就是典型的街头运动,除了滑板碗池之外,很多公园和广场就有能玩的街式区域。

尤其是等温度没有这么高,快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出来玩滑板的年轻人还挺多。

还能看到一些,长板刷街拍视频的博主。

但是从安全角度来看,想练习动作,还是去找专业场地比较好。

首先,国内的道路是不允许使用滑板、轮滑等滑行工具的,如果滑倒,要追究责任和罚款。

平时广场和公园的人流量也不低,滑板来回穿行也容易对其他路人造成伤害。

其次,练习是需要有道具的,滑手也要提前熟悉场地,检查道具的质量。

再怎么优秀的滑手,遇到突然坍塌的台阶,中途断裂的扶手,也肯定会受伤。

而广场和公园的维护,远不及运动公园,滑手们自然更喜欢来专业的场地。

夏鹿帆就是在这里,跟着别的大孩子学会的滑板,所以她要开展提升计划,首选就是这里。

她来的算早,公园里来运动的人也不太多,就先去滑板场地看一下道具,抛台、杆子和台子,与上次来的时候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

运动里什么最重要?

天赋?体能?还是刻苦?

不,对于夏鹿帆来说,安全最重要!

忽视安全问题的非专业未成年,要么就是没被家长揍过,要么就是没有受过重伤。

否则安全意识,应该刻进dna里面。

夏鹿帆转了一圈,带好护具做了热身,选了一个弧面抛台滑了出去,然后找到一条圆杆,开始快乐地呲杆。

呲,就是用滑板板底或者桥,接触杆子或台子边缘滑行的动作。

还可以再细分为面向呲,背向呲,用前后桥呲,用板尾呲,用板底中间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