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59节(1/1)

宋恂又抱着儿子反复端详了好半晌,才将襁褓放进老丈人怀里,自己起身去产房门口守着了。

项小羽被推出来的时候,看起来虚弱极了,脸上脖子上全是汗,汗湿的头发上被裹着一条毛巾。

甫一见到等在门口的宋恂,她便不受控制地开始掉眼泪。

宋恂赶紧捧住她的手安慰:“这次让你受罪了,没想到会生这么久,以后咱不……”

不待他的话说完,项小羽就哽咽着打断:“不是龙凤胎,大夫说我生了两个小子!我还以为至少能有一个闺女呢!小裙子和头花都白做啦!”

“……”宋恂赶忙道,“小子也挺好的,不比闺女差。小裙子给大嫂家的丫丫穿也是一样的。”

“呜呜呜,我生的两个宝宝呢,先抱来给我看看。”项小羽的眼泪顺着眼角流进头发里,委屈巴巴地说,“盼了那么久,真是白期待啦!”

苗玉兰抱着外孙上前,原本关心的话也打个转变成了:“多少人盼着能生两个大胖小子呢,你就别不知足了,想要闺女以后再生,现在矫情什么!”

不过,闺女熬了十几个小时,才艰难地生下两个外孙,苗玉兰也不舍得再批评她,伸手在她头上摸了摸,轻声道:“刚生了孩子身子虚,你先睡会儿,睡醒了就能吃饭了。”

回到病房,项小羽将两个孩子都挨个看了。

嘀咕了几句怎么这么丑,就脱力地躺回枕头沉沉睡了过去。

*

当天下午,项小羽是被人吵醒的。

她刚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给对床产妇陪床的老太太。

“男人打架,你一个挺着肚子的女人跟着掺和什么?你这一摔可倒好,直接让我大孙子早产了三个月!”老太太声音尖刻。

病房的门敞开着,整个走廊都回荡着她的训斥声。

卫生员进来提醒了两次,才让她稍稍降低了音量。

项小羽莫名其妙地看向守在一旁的亲娘,以眼神询问是怎么回事。

苗玉兰凑近她,低声将昨晚对床摔了一跤后被人送来卫生院的事说了。

“别人家的事少管。”苗玉兰起身给她盛小米粥喝。

“我小宋哥呢?”项小羽在病房里找了一圈没找到宋恂。

“刚出去送同事了。”苗玉兰拿着勺子给她喂粥吃,“小宋熬了一整天,一直没合眼。一边守着你,一边还得看着孩子。你们双方单位的同事过来探望,我又不认识人家,只能由他出面招待,连轴转了一天,哪是那么容易的。”

“那还能比我生孩子难啊?”

“行了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功臣啦?”

“嘿嘿,孩子呢?让我看看。”

“睡觉呢,”苗玉兰斜她一眼,“你不是嫌人家丑吗,还看什么看?”

“哎呀,刚出生的娃没几个好看的,我就是那么一说。”项小羽语气有点小骄傲,“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三表姑就说了,咱家这两个以后肯定能变成漂亮娃。”

母女俩正谈论着孩子的长相,对面的老太太又开始教训儿媳妇了。

那个刚生完孩子的小媳妇显然也不是吃素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便呛了起来。

苗玉兰看得咂舌,给项小羽使个眼色说:“得亏你不跟婆婆住在一处。”

“我婆婆才不是这样不讲理的老太太。”项小羽撇嘴。

被这婆媳俩吵得,睡得好好的双胞胎突然哭了起来。

双胞胎生下来就瘦小,又一口亲娘的奶也没吃,哭都没什么力气,跟小猫崽似的,把项家母女心疼坏了。

宋恂送完客人重新返回时,病房里乱哄哄的。

对床的那对婆媳相互指责,吵得热火朝天,而自家的两个小子正被人抱在怀里哄着。

见他进来,项小羽忙问:“小宋哥,咱什么时候能回家啊?”

“还得住两天呢,急什么。”宋恂接过她手里的孩子,让她躺下休息。

“我身体还可以,不想在这住了。”项小羽小声说,“对面那个老太太可吵了,把咱家娃都吓哭了,要不咱们换个病房吧。”

公社卫生院的规模不大,没几个病房。这个病房还是徐美芳帮忙安排的,只住了两个产妇,其他病房的人更多。

宋恂想了想抱着孩子起身,来到对面的病床,问:“大娘,你们是红星大队的吧?”

老太太住了嘴,点点头。

“我刚才看到公社的孙公安骑车下乡了,好像就是去红星大队的,据说是有人聚众斗殴。”

老太太忙问;“真是去红星大队的?”

“不确定,我也是听人说的。”宋恂摇头。

老太太犹豫半晌后,跟儿媳妇低声说了什么,便起身往卫生院外面跑。

目送难缠的婆婆离开,病床上的小媳妇急忙跟宋恂确认,“同志,公安真去我们红星大队抓人了?”

“没有。”宋恂抱着孩子折返回去,“反正你家孩子有医生看着呢,你婆婆在这里什么忙也帮不上,让她回去吧,你要是有事,可以喊我们或者卫生员帮忙。”

那老太太是空手来的,吃喝用的都没带,只带了一张嘴过来,进门就跟儿媳妇吵架,净跟着添乱了。

不过,前一个老太太离开没多久,另一个老太太就提着东西进门了,小媳妇看到来人,委屈地喊了一声“娘”,便呜呜哭了起来。

项小羽躺在病床上一阵唏嘘,幸亏她没遇上这种婆婆,否则孩子还不知死活呢,还要分心跟婆婆大战三百回合。

有了对床的衬托,项小羽突然就知足了,至少她的孩子还算健康,生了两个小子的事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

项小羽在双人病房里住了五天后,终于被允许带着孩子回家了。

随着她的出院,苗玉兰也不得不赶紧赶回瑶水村。

“你嫂子还没出月子呢,这几天是让隔壁一婶帮忙照看的。我得赶紧回去看看。”苗玉兰交代道,“我这次回去,就请你大嫂她娘来咱家帮忙伺候月子,等家里那边安顿好了,就马上来公社帮你们。”

苗玉兰一撒手,小院里就剩一家四口了。

于是,宋恂就独自挑起了革命重担,伺候媳妇月子的同时,还得伺候两个吃奶娃。

“你上着班就往家跑,能行吗?”项小羽喝着鲫鱼汤,随口问。

“有个女领导的好处就在这里了,萧书记知道咱家的情况,人家主动提出让我经常回来看看。”宋恂抓上臭小子的脚丫,利索地将尿布撤出来,“我已经把咱家地址告诉工业办的同事了,有事让他们来家找我,反正离得近。”

女同志能休产假,男同志没这个待遇,单位里也没有伺候月子这种假期。

所以,只能这样家里单位两头跑。

项小羽嫌弃道:“哎呀,我正在吃饭呢,看着你给他们换尿布,我都吃不下去了!”

“你自己生的,还嫌弃上了。”

“嘿嘿,”项小羽转移话题问,“你抓的这只是吉安还是延安?”

“吉安。”

双胞胎的名字最终是由亲妈确定的,老大叫宋吉安,老二叫宋延安。

不过,孩子已经出生一个礼拜了,亲妈还经常将老大老二弄混呢。

“吉安的大腿根上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胎记。”宋恂这几天将两个孩子的全身上下都查看了好几遍,总算找到了一些不同。

“那我总不能每次认孩子的时候,都去扒裤子呀。”

“他俩现在连话都不会说,还都是吃奶娃呢,分不分得清没什么要紧。等他们到了上房揭瓦的年纪,你能认清人,别打错了孩子就行。”

项小羽在不知吉安还是延安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我儿子这么可爱,我才不打呢。”

朝夕相处了几天,即便孩子还没蜕变成她心目中的漂亮娃,项小羽也已经很稀罕了。

宋恂给两个儿子换了尿布,又扶着儿子他妈去上了一趟厕所,吃喝拉撒都解决完以后,交代道:“尿布攒到晚上一起洗,你跟孩子再睡会儿吧。我一个小时以后再回来一趟。”

将吃的喝的用的,以及打发时间的收音机都放到她手边,在三张脸蛋上亲了亲,宋恂又返回单位上班去了。

最近因为团结公社被确定为接待外宾单位,公社干部们的精气神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同事之间谈论的话题,也大多与接待外宾相关。即便截止到目前,大家连个外宾的影子也没见到。

接待外宾这件事,果然如宋恂所说,是有严格的规范和纪律的。

昨天省外办派了一个工作组,来南湾县的各单位指导工作。

团结公社也被指派了一位指导员。

宋恂刚从家里返回办公室,便被叫去了会议室开会。

最近为了外宾的事,公社里三天两头开会,宋恂不用问也知道今天的开会内容。

果不其然,一进入会议室,便看到省外办的那位指导员崔干事,与萧廷芝坐在最前面商量着什么。

人到齐以后,崔干事率先谈到了作为全省仅有的几个开放地区之一,团结公社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着重强调了接待外宾的纪律。

“供外宾参观的单位,分为一般参观单位和专业考察单位。咱们团结公社虽然只是一般参观单位,但是担负的责任,面临的压力,与专业考察单位是一样的。”崔干事用钢笔轻点了点桌面,严肃道,“在这里,我先着重强调一点,团结公社被定为了接待外宾单位,可能随时会有外宾来参观考察,但是外宾来了以后,他们的考察时间和地点,必须提前与外办联系上报,以防出现意外情况时,造成我方的被动……”

萧廷芝赶忙点头答应,会议室里的几个干部也都跟着附和。

崔干事继续道:“下面这些内容,需要同志们认真记录。”

“接待外宾不是简单的事情,在你们正式准备好之前,外办是不会让外宾来团结公社参观的。”

“崔干事,具体要准备些什么啊?我们现在还没什么头绪呢!”有干部问。

“在准备阶段,各单位需要拟定提纲,整理材料,给我们外办作为参考。”崔干事笑着说,“以咱们团结公社为例,这些材料里必须要有建设公社的历史经过,公社的规模和特点,先进事迹,先进集体,工农渔业的生产规划,社员生活自建社起的改善情况,平均收入,文化水平,以及公社工商业,文教、体育、卫生、交通、科技方面的情况。”

萧廷芝:“这些内容都是现成的,我们公社刚取得了省级先进集体的荣誉,上报的材料还是很全面的,只需要增加建社历史经过和社员生活的部分。”

崔干事满意颔首,“这件事你们最好找专门的文员负责,一定要细致,准确,全面。另外,还要规划一条大致的参观路线,将参观所需要的时间、交通等方面的材料,一起上报给省外办。”

宋恂一面听着崔干事的要求,一面做记录。

从会议室出来时,他的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三页纸。

能被选中为接待外宾单位,无疑是一件光荣的事,但是他暂时还没能看到这件事给团结公社带来的好处。

接待工作细致繁琐,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些企业为了配合参观可能还会影响生产工作。

这与参加广交会还不太一样,广交会是能通过签单带来经济效益的,但这次他们的作用更像一个博物馆,是外宾们认识我国的一个渠道。

宋恂单独找上萧书记,与她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被定为了外宾接待单位固然好,但咱们也要多为公社本身考虑考虑。”宋恂低声道,“现在都是省外办在给咱们提要求,让咱们公社配合工作,但我觉得咱们也得提一提条件才行。”

萧廷芝这些天也被这个接待外宾的事绕得头疼,她原本的工作计划都被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