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第29节(1/1)

袁言时毕竟是辅政大臣,他的态度在建平的士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然他今天算是表了态,服从天子的安排,跟天桴宫那边和睦相处,就算某些心向泉陵侯之人有意折腾点什么,也难以兴起风浪。

——而且这个决定对于袁言时来说也并不为难,毕竟他虽然觉得天桴宫权势日重一日,却从未怀疑过对方把皇帝当傀儡操纵……

王有殷旁观于侧,内心感慨万千,她长于太傅府中,朝中那些能称得上重臣的人不知见过多少,从幼时开始,便一向以聪明自负,等入朝为官后,才逐渐领悟到自己见识短浅。

其中天子当然是世间最顶尖的人物,王有殷原本对恩威并用只有一个模糊的认知,如今随侍在天子身侧,看对方不止能以惩罚来操控朝臣,也通过奖赏来引导朝臣行为,才逐渐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很小的时候,她曾风闻厉帝的行事作风,心中隐隐有些不忿——这样一位无能暴虐之人,凭什么可以成为天下的君主?

平心而论,先帝的确很适合让人产生“这人都行我凭什么不行”的犯上想法,从小被作为朝臣培养的王有殷因此生出了想要做权臣的念头,但随侍在温晏然身侧的这段时间,她的自信心遭受了来自现实的连番打击——不说跟才十三岁刚开始读书不满一年的天子比较,甚至在面对池仪张络等读书不多的内官时,她偶尔都会感到一丝自惭形秽,那些年少时的种种野心,也就彻底被埋葬在了记忆深处……

*

就在褚氏那边望眼欲穿等着袁言时向温惊梅发起进攻的同时,建平这边正因为两阵营领头人物一个在家中日常自闭,另一个在皇帝的威严面前选择了从心而无比平静,在不需要通过内讧来消耗精力的情况下,朝中的大臣们自然而然将目光投向了春耕。

农业社会,督导春耕一向是官府的重要工作,甚至有些地方的主官都会亲自下田翻一翻土来以身作则,如今的朝廷设有大司农的这一职位,目前担任的人是沈氏的一位老者沈夏,他年近六旬,精力难免有些不济,再加上到了温晏然这一代,九卿已半成虚职,权力不如以往,天子以体贴老臣的名义,下令户部协理春耕诸务,也顺便给卢沅光一个表现的机会。

温暖的阳光照在太启宫中,东风吹来了芳草的气息,周围积雪早已融化,湖边的柳枝也萌发了新芽,在确定了工作目标后就把实际操作都安排给下属的温晏然因为缺乏娱乐活动,一时兴起,要了些粮食种子,丢在西雍宫的花圃中。

——她本来也有点忧虑种粮食的行为是不是过于符合时人对一个正常皇帝的职业要求,不过想到反正自己是种在宫里的,能清楚了解到这一点的也就是池仪张络等奸臣预备役,以及少府那边从先帝时期遗留下来的资深曲承上意型内官,纵观身周,温晏然觉得问题不大,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第44章

温晏然亲自翻土的时候,池仪一直侍立在侧,作为评论区指定未来权宦,她的各项配置都尤其适合大周的职场——精力格外充沛,而且聪慧机敏,在这个计时器具格外简陋的年代,对时刻有着非同一般的警觉,温晏然觉得哪怕当皇帝的不是自己这样被剧透过的穿越者,以池仪的能力,只要给她表现的机会,就很容易出人头地。

池仪:“陛下,钟统领快到了。”

温晏然点点头,扶着宫人站起身,早有准备的内侍捧上装了温水的铜盆,让天子净手,池仪则过来亲自替天子把用细绳束着的袖子解开。

她这段时间在思考该如何给本来就不算宽裕的财政逐步增加负担,远期的规划当然是大规模基建,至于近期,因为此时距离春猎已经不远的缘故,温晏然觉得可以找个由头来养一养马。

马匹是贵重物品,在大周,如果家中养有一匹战马的话,甚至可以用来抵消徭役,而且养马属于长期行为,马匹食量大,对居住活动空间也有要求,只要养的数量多,基本每天都是一大笔支出。

先帝晚年除了桂宫跟瑶宫外,还特地建了一座占地广阔的皇家园林,名为景苑,正好可以被温晏然用来养动物。

钟知微受召而至,正巧在西雍宫门前遇见了同来此处面圣的少府令。

单论品阶,少府还要高于内卫统领,而内官又向来跋扈,不过自认为被天子反复敲打过的侯锁,岂敢在皇帝宠臣面前气高,近来一直表现得格外谦逊,某些朝臣冷眼旁观内官们的变化,也十分佩服天子御下之能。

侯锁听闻钟知微的性格持重,确切点就是不够灵活,有意向对方卖好,悄悄提醒道:“今日陛下召我与统领一道过来,多半是有些花钱的事务要分派。”

“受教了。”

钟知微到底也在禁中混了多年,不用侯锁说得太细,也晓得那些待分派的事务跟武事多半有些干系,再结合如今的时机,大约也猜到,或许跟春猎有些关联。

前几代皇帝中,悼帝极爱游猎,从做皇储时起便好名马良弓,厉帝也常行猎于城郊,近臣们按这两位的爱好推断,觉得新帝就算不至于沉迷打猎,起码也不会觉得此类活动讨厌,却没料到在讨论喜好前,他们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需要解决……

作为一个年纪不大而且没受过正统皇家教育的人,温晏然根本不会骑马,她平常也没什么机会出宫门,唯一一次去外头溜达还是登基大典那天,全程都坐在车子中。

——感谢原身的自闭,温晏然不管在能力上有任何缺陷,都十分说得过去。

“……”

本来以近侍跟朝臣们的贴心程度,是不会忽略小皇帝迄今为止还没上过马背的可能性的,奈何温晏然自从登基后,依靠自己出色的表现,成功给周围人留下了“天子可能什么都会”的错误印象,再加上温晏然隐露专权之姿,旁人也不敢随意插手皇帝的学习问题,所以直到距离春猎不满一个月的时候,大臣们才因为“嗯,朕从未骑过马”的回复,匆匆给钟知微临时加了一个辅导皇帝骑术课的任务。

钟知微在收到召见的旨意时,本来是以为皇帝想讨论一些课程的细节,不过听少府令所言,或许还有点旁的事情。

她仔细想了想,却依旧毫无头绪。

毕竟在钟知微看来,天子自然是世所罕见的圣明天子,但在知识面上却存在明显的偏向。

——皇帝本人不通武事。

虽然从之前宫中平乱的事情能看出,温晏然在战术布置上其实颇有些天赋,可惜没经过系统性的学习,难以确定当时的表现是否只是灵光乍现。

钟知微思忖之时,已经被内官引入殿中,朝着坐在上头的天子行礼,等候对方吩咐。

温晏然先问少府:“侯卿,朕现在有多少良马?”

少府令回禀:“京中各苑越有成马一千二百余匹。”

这一千二百余不是建平内的战马总数,而是皇帝个人名下的财产。

少府令想了一想,忍不住又补了一句话:“苑中良马虽经训习,亦多有性烈者……”

——他有些担心皇帝想骑马驰骋,却难以驾驭坐骑,反而因此受伤,毕竟天子虽然天赋特异,但谁也不敢保证那些马匹能够感受到陛下的无上威德,总不能等出了事之后,再责备那些良马不够忠心耿耿吧?

温晏然:“少府勿虑,此次春猎,朕打算坐车。”

反正她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昏君,所以完全不介意在细节上表现得从心一些。

“……”

少府令先是一怔,随后恍然大悟——天子乃是稳重之君,一身牵系宗庙社稷,不因游猎涉险,乃是应有之意,大臣们见到这一幕,至多有一二轻薄之辈腹诽几句不够英武,却不会因此对皇帝的生命安全感到忧心。

天子这么做,是宁愿冒着被旁人小觑的风险,把问题背负在了自己身上,也要尽可能稳住朝中人心!

对于身边下属符合逻辑的心理活动,温晏然还能猜一猜,但侯锁的想法,已经超过了她能够把控的范围,温晏然虽然瞧出对方情绪上有着震动,也只以为是自己准备坐车的事情超过了对方的预料,接着嘱咐道:“朕今日唤侯卿过来,还有旁的事情要劳烦。”

少府令立刻躬身行了半礼,恭恭敬敬道:“请陛下吩咐。”

温晏然:“苑中良马此前鞍饰一概不用,全都重新配置,至于那些新的马鞍么,就用皮革棉帛来做,再伐些好点的木料做骨架。”

大周重视农耕,所以也重视耕牛,温晏然依稀记得,马鞍的主要材料是水牛皮,光为苑中良马重新配鞍,就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了。

温晏然考虑到自己登基时间太短,年纪又小,虽然在建平一地有些威权,但连靠近中枢的十二州都不敢说已经收服为己用,又有泉陵侯等人在旁虎视眈眈,如果当真穷奢极侈的话,谁也不敢保证,朝中会不会有人仿效伊尹霍光行事,只能从先正事入手,逐渐试探朝臣们的底线。

“……”

少府令感觉自己内心的惊讶情绪就没有平息下来过,他并不是很理解,马鞍里为什么要用到木头?

他想提问,但慑于皇帝之威,却不敢多言,只打算牢牢记住天子的要求,想法设法去实现。

——温晏然更加不知道,大周现在用的马鞍其实是软马鞍,至于她记忆里那些更有固定效果的硬马鞍,根本就尚未问世。

比起惊讶里带着疑惑的少府,钟知微的心情波动,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

她是武官,又有勇力,不管是马战跟步战都是一把好手,几乎是立刻就意识到,如果成功实现天子的意图的话,骑兵的战斗力绝对能有一个提升。

跟后世不同,现在的骑兵一旦高速前进,就要依靠双手紧握缰绳,来将身体固定在马背上,马术不够娴熟的骑兵根本无法做到冲锋,如果把软马鞍改成硬马鞍的话……

钟知微一个念头尚未转完,就听到天子又给了点嘱咐:

“马匹两侧的长马镫都以精铁制作,可以稍作修饰,至于马掌,也要以精铁打造。”

按照温晏然本来的想法,反正是给自己充当门面,那用黄金来打造马镫马掌也可以,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普通人收入水平,她怀疑真如此行事,那些马镫跟马掌很快就会被人偷偷拿取熔了贩卖,而且作为理工身的自觉,也不允许温晏然用黄金这类质软的金属来打造需要承重的器具。

反正精铁价格也不便宜,又是战略物资,怎么说都是一大笔消耗。

听见这段话的钟知微瞳孔猛缩:“……!!!”

就像硬马鞍还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样,目前只有方便骑兵上马的单侧软马镫,双侧长马镫跟马掌同样还未在大周出现。

以钟知微的能力,几乎是立刻就意识到,双侧长马镫能完全将士兵固定在马背上,如此一来,大周就能有重型骑兵了!

在大周,马镫的出现,几乎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意味着大周将要拥有一支全天下最为强大的骑兵队伍。

至于马掌是做什么的,钟知微虽未见过,但从字面意思就能够轻易理解,再加上天子表示此物应当用精铁制作,她的脑海中立刻就有了大致的雏形,在钟知微想来,马掌的作用同样重要,被人类驯养的马匹因为需要承担大量的运输工作,所以马蹄的磨损程度会很严重,如果一匹马的马蹄受伤,那么这匹马等于就失去了运输跟作战的作用。

就像马鞍跟马镫会解放骑兵的双手一样,马掌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畜力,只要给马匹钉上铁制的防护器具,就能降低马匹的折损率,同时提高它们的工作能力。

“钟卿替朕掌一掌眼,在内卫中选一些壮健捷疾,弓马娴熟的禁军过去担任骑士。”

温晏然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充一下门面,她现在根基尚且薄弱,正是用人之时,自然需要保证骑兵的战斗力,等到该把昏君一面充分展露出来的时候,再把这些骑兵变成花架子应该也不是很难。

正常来说,温晏然分派任务后,不管是立刻应承下来也好还是提出个人见解也好,臣子们都会及时给出回应,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她的话,少府令跟钟知微都保持了长久的沉默。

“……”

温晏然点名:“钟卿?”

听见皇帝的呼唤,这位内卫统领可以用呆滞来形容的眼睛,终于稍稍动了一下:“……臣在。”

钟知微的嗓子有一些沙哑。

温晏然目光微凝,眉毛轻轻上挑,穿越至今,她本来觉得周围人的心思已然没那么难猜,但对方此刻的状态,还是远超自己的意料。

——温晏然想,或许是对这个有边人血统的年轻将领而言,自己以前的表现都还算不错,所以完全不能接受今天昏君指数的改变。

既然连钟知微都无法接受,她还是应该再多收敛一段时日。

温晏然决定安抚一下面前的爱卿,给自己做面子工程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当下放缓语气,微笑道:“大周乃礼仪之邦,然若无威仪,则礼不可行,此事虽然棘手,但还是有劳钟卿了。”

——作为一个典型的偏科理工生,温晏然对马镫毫无了解,完全不知道这玩意并不是跟骑兵同时代出现,当然她能做出这种误判,主要得归功于各类以考据著称的历史类文艺作在马匹装备上都缺乏准确性,才在她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错误印象……

第45章

钟知微思虑周全,在她看来,这个计划固然是好计划,却不知需要试验多少遍才能成功,再加上训练骑士的时间,再怎么加快速度,也一定赶不上春猎,欠身道:“此事耗费颇多,恐怕一月之内无法完工。”

温晏然:“不必着急。”又对侯锁道,“钟卿性情中直,还请少府多多看顾。”

两人齐齐应声。

钟知微想,京中多士族,不少都是从开国便延续至今的重要世家,天子却跳过了所有人,把如此至关重要甚至干连国运的任务派给她,可见信赖看重,末了还不忘叮嘱少府令跟自己好生相处,可见温和体下,得主如此,她必定尽心竭力为天子效力。

穿越到现在,温晏然逐渐习惯了把具体细务交给下属处理,确认钟知微跟少府令都了解了工作需求后,便干脆地让两人退下,充分凸显了现代密集的工作节奏。

走到殿外的时候,钟知微忽然偏过头,一霎不霎地盯住了身侧的少府令。

作为一个擅长察言观色的内官,在钟知微看过来的一瞬间,侯锁遍体身寒,其实对于皇帝究竟想要做什么,他其实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不过多年宫廷生活造就的敏锐性让侯锁立刻了解了钟知微目光的含义,当下毫不犹豫地三指向天,斩钉截铁道:“钟统领放心,事关重大,纵然与父母子女相对,侯某亦不敢泄露只字!”

他算是想明白了,作为年老的内官,他要顾虑的无非是家族事身后事,然而自己的少府令一职虽然提升了家族的阶层,却也相当于一道无形枷锁,不但侯锁自己因此被主流官员鄙夷,因他而得到官身的族人也绝不可能被人当做正经士族。

除非侯锁能有类似于忠烈过人这样格外出色的名望,或者直接推动过当前世界的教育发展,才有可能被主流社会所接纳。

侯锁想,如今女儿跟儿子都有了出身,天子又不是先帝那样昏聩的帝王——忠于后者,只能被当做奸佞小人,但如今的天子或许能成为一名青史留名的圣明君主,他只要竭力效命,那未必不能在史书上占个只言片语,既然如此,又何必顾惜这一条命呢?

既然面前的老内官已经允诺,钟知微也同样三指向天,郑重立下誓言。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侯锁派亲信去收拾了景苑,又仔细挑选老练的匠人,集中起来研究天子提到的硬马鞍,双侧长马镫还有马掌一类的东西,期间不辞辛劳,亲自去盯看,不容一丝秘密外泄,哪怕换做当年侍奉先帝的时候,都没有这样谨慎小心。

在决定坐车之后,温晏然倒也不是很急着学会骑马,禁军那边特地挑了一匹年幼的小驹,让天子可以闲暇时坐在马背上,在观星池附近溜达两圈,不过也正因为这是近乎孩童玩具的小驹,温晏然也没因为当事马未曾装备上马镫跟马掌而感到奇怪……

——护卫在身侧的禁军偶尔会看见,天子在骑马的时候,手臂会向马匹两侧虚握,不过只有温晏然自己才明白,她不是紧张,而是习惯性地在找摩托把手……

*

距离春猎的时间已经不远,建平中的达官贵人们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盛事做准备,禁军三卫除了必要的留守与轮换人员外,全部出动,各个王公贵胄身边也有甲士相随,宫里头能算作温晏然亲近家眷的两个小孩子里,十三皇子年纪太小,不适合出行,只有十一皇女勉强算是岁数到了,可以跟着一道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