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1)

☆、第八十三章 国师之名

曲州城府尹杜子衿,十年前的文状元,虽然姓杜,却和杜重荣八竿子打不着,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所以十年都没有当上京官。

不过曲州作为全国最富有的地方,这里的府尹也算是肥缺了。

看着手上对于杜子衿的评价,我不由想到,能让我的暗阁对她的评价这么优良,看样子是个人才,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在这个车水马龙、物欲横流的地方被磨光了斗志、被磨去了棱角呢?

我看了看坐在马车另一侧的柳长卿,他没有像往常见人时候一样用纱巾遮住自己的容貌,而是简单用黑缎带束了发,就这么简单大方、逸扬俊朗地出门了。唉,不知道他又要俘获多少女子的芳心啊。

商定的计划是,我和杜汐颜作为柳长卿大国师身边的护法童子,呃,或许可以叫金童玉女……总之就是俩跟班,然后柳长卿大国师手持圣旨突然降临曲州,预备以这里作为他“全国巡讲”的第一站,专门为全国百姓普及三国的知识,大到天文地理,小到三国风貌,为的就是让三国百姓对新的统一的国家有一个新的认识。

当然了,这些名目都是我想出来的,想当年在21世纪,我最擅长的可就是写活动策划,什么名目我都能打出来。

而左扬,陪我派去联系这个时候的印刷作坊,来印制长卿“传道授业”的专用教材的。

是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地震的相关知识明目张胆地印刷出来,张贴或分发给百姓了,而长卿也着实需要做几次宣讲,目的是让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也能了解到相关知识。

马车停在“曲州府”门口,我先跳下车,随后是杜汐颜,然后我二人将车帘掀开,我握着长卿的纤纤素手,将他扶下马车。

早就派人通知了杜子衿,果然她已在府衙门口候着了。

柳长卿淡淡对跪在地上迎接的杜子衿说了一声“有礼”,就带我们进入府衙。

坐在议事堂里,柳长卿淡淡把来意道明,希望杜子衿能提供一个可以聚集大批百姓的广场,并对百姓广而告之,希望大家来听宣讲。

杜子衿对于柳长卿这个国师可谓望而生畏,畏而生敬,所以听罢便吩咐了下去。我们并没有接受杜子衿所谓的午膳“安排”,回到稻香缘的小院子用了饭。

杜子衿的速度果然很快,下午就有了消息,说可以借南郊的“大宁寺”来做宣讲,那里平时本就香火旺盛,而大宁寺的住持也是得道高僧,听闻国师来为百姓宣讲三国知识,更是大力支持。

我不禁佩服杜子衿的办事效率,开始对这个能干的曲州府尹刮目相看了。

我问柳长卿:“这个曲州府尹杜子衿,颇有能力不说,也算是刚直不阿之人,为何对你柳大国师却畏而生敬呢?”

柳长卿只淡淡笑道:“人往往对怪力乱神之事充满敬畏。我们历代国师在百姓心中如同半个神仙,她再刚直不阿,面对自己崇尚的神仙,也该是有几分崇敬的吧。”

我扁了扁嘴嘟囔道:“真臭屁。”

柳长卿笑意更浓了,连左扬和杜汐颜都笑了。

杜汐颜一边笑一边解释道:“陛下是真凤降世,自然不必在意国师是半仙这一说。可是咱们小老百姓,自然对国师充满了敬仰的。如若国师没有这让的号召力,我们又如何利用国师之名对百姓进行宣讲呢。”

我点点头,又奇道:“既然国师都会奇门遁甲之术,通晓天文地理不说更算是半仙的话,为什么历代先王都不惧怕国师揽权夺政呢?”

柳长卿一愣:“这还真没有发生过国师乱政的事。或许是所求不同吧。帝王追求无上的权力,而历代国师所求不过是国泰民安,或者是法术的最高境界。”

我懵懂地点点头,很快思绪又被即将到来的天灾占据了。

已经是二十五日了。

距离月末可能到来的天灾不知道还有几天,但一个巴掌是能数的过来的。

我的心又紧张起来了。

二十五日下午我们一得到消息就开始让大宁寺帮忙宣传明日宣讲之事,杜子衿也在全城各大人口密集处张贴告示帮我们进行宣传,左扬那里的印刷工作也在迅速进行,而老将军之前在这里安排的人脉也都取得了联系,暗阁也展开了相应的行动。

可是我的眼皮还是在突突地跳。

一宿无眠。

二十六日早上,我们整装出发,前往大宁寺。

因为昨天才做了半日宣传,所以我们并不期求今日可以来多少人。

我们和杜子衿说的这次的宣讲可以进行5日,且每日内容都不同。

其实这中间只要有一两日提到我们最想提到的防灾常识就可以了,所以待明后天人更多的时候讲是最合适的。

而今日只是一个必要的程序,所以我们并不期待来多少人。

但这也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我显然低估了“国师”两个字的号召力。

国师亲自进行“全国巡讲”,竟然有如此号召力?让整个大宁寺的佛法坛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要是再21世纪,我还以为是不是心连心艺术团下乡了呢。

我一脸懵懂地看着表情淡然的柳长卿:“你,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啊?”

他本淡然的脸在我这句话后突然变得灵动起来,又是曾经的戏谑表情,道:“早对你说过要不要考虑对我以身相许,你看,现在竞争对手多起来,后悔了吧?”

我一身恶寒地推后了几丈,皱了皱眉。

是呀,谁知到有没有些女的是为了一睹国师传说中的绝色容颜才来的。否则,光是国师授业解惑这样的名目,可吸引不了这么多人。

不过,为了我们的宣讲大业,也只好牺牲你柳大国师的色相了。

我心里想着,无限同情地拍了拍柳长卿的肩膀,弄得他一脸莫名其妙。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四章 渡觉大师

我们在法号叫“渡觉”的方丈大师的引导下,来到禅房先稍作休息。

我比较好奇,这个世界既然是男女颠倒的,可是为何和尚还是男的呢……看样子,在佛法这一块,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恐怕女子出家后还是被叫做尼姑的吧。

渡觉大师给我的感觉,特别像《少林寺》里面的方丈大师,慈眉善目不说,目光里的洞察一切的光芒也让我佩服不已。

我老老实实地和杜汐颜继续跟在柳长卿身后当小童子。

但方丈将我们引进禅房后,竟然朝着我就深深鞠了一躬,还大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我顿时心下一惊:莫非,我的行踪泄露了?

柳长卿却并不心惊,只淡淡替我答道:“大师有礼。”

方丈这才向柳长卿微微鞠躬:“渡觉见过国师。”

柳长卿示意方丈一同坐下,我便和杜汐颜侍立在他身后。

方丈深深看了我一眼,道:“女施主请自便。”

我毫不客气地招呼杜汐颜坐在一边。

待我们坐定,渡觉方丈方道:“三位一路辛苦。”

柳长卿只点头道:“传到授业解惑,长卿只所责也。”

渡觉捋了捋胡子道:“解救苍生也是国师的大责~”

我和柳长卿对视一眼,柳长卿点点头,我才开口道:“国师洞察先机,疏帘佩服。”

渡觉大师表情凝重,道:“渡觉虽能洞察先机,却不能救民于水火。”

长卿道:“大师能提供大宁寺给长卿一用,已是莫大的帮助。”

渡觉大师又是一叹。

我好奇问道:“大师莫非是卜出疏帘身份的?”

渡觉大师这才重露笑意:“陛下身上氲着一股紫气,更有鸾凤之像,渡觉如何看不出来。会看面相之人,见到陛下,都不难猜出陛下身份。”

柳长卿也点头附和。

我和杜汐颜都面露佩服。果然还是要掌握一门技术啊……

我收了好奇,郑重道:“大师既然能洞悉天机,难道就真不能有任何解救之法?”

渡觉大师摇摇头,叹气道:“非是渡觉不能解救,而是渡觉实在不知道如何解救。天灾面前,人力如何渺小,想必陛下不会不知。”

我叹气道:“如此,只好先走一步算一步了。”

众人纷纷点头。

柳长卿今日开始第一讲。

虽然人多,但是他为了能吸引大家明天再来,就必须讲一些充满诱惑力的东西,让大家觉得所来值当才行。

所以今天的题目选取的是原先三国并立时的宝樱、蓝玉两国的趣闻,果然有很多是大家闻所未闻的,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更有些女的直直盯着长卿的俏脸,久久移不开目光,仿佛快掉下口水来。

在台下看柳长卿在台上文思泉涌、滔滔不绝,我才发现我又一次认识了这个男人的另一面。他究竟有多少面等着我认识呢?戏谑的、大胆的、重情的,以及现在这样仙风道骨的……

他就这样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里,但毫不在乎,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像周围辐射着他的光芒。

我都没有注意到自己此刻的表情,待微微回神,才发现自己的表情已经停止在一个微笑中,并且不知道停止了多久。

我们宣讲结束,渡觉大师便让小僧帮我们分发左扬印来的“宣传单”,上面印了一些三国的知识,简单易懂,十分吸引人。

待人们散去,我们又回到禅房中,我看着柳长卿疲惫的脸,颇感自责:“长卿,辛苦你了。你现在灵力尽失,我还让你……”

他笑着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饮尽后笑道:“我只是失去了一部分异于常人的能力而变成一个正常人了而已,我都不介怀,你也不要介怀。要道歉也应该是我道歉,身为国师,在国家危难时刻,尽然不能使用法力保护您,保护大家,甚至连最基本的预测的能力都失去了,这才是不应该。”

我摇摇头,没有接话。

杜汐颜却在此刻道:“夫人、国师,汐颜粗粗估计了一下,今日到大宁寺来的竟然有五千之众,虽然大宁寺的佛法坛回音效果很好,但是站在后面的根本不能听见前面在说什么。照今天这个样子,明日的人数恐怕有增无减。我们必须重金多找几家印刷的厂房,多印制一些传单才好。而且也要让杜府尹帮我们张贴或分发在城里的各个角落。”

我和长卿均点头赞同。

赶来发传单的左扬也在,闻言道:“我们可以写一些简单的话本,整理一下送到各大茶楼和妓馆,这些地方才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让说书的或弹琴唱曲的帮忙宣传或分发。”

我拍手叫绝。

于是告别渡觉大师,纷纷行动起来。

第二天果然如我们所料,大宁寺里真可谓人山人海。而前面几排有座位的,竟然都坐满了锦衣华服的达官贵人或商贾子弟,可见柳长卿大国师的名声在外。

今天便是我们想宣讲的重头戏了。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尽量要在今天和明天两天讲完地震的常识和灾后的自救。而且又不能太突兀地只讲这个。

所以长卿先讲了发生在三国境内的一些伤亡惨重的大型天灾,讲了几个骨肉分离的故事,讲了很多人不懂得自救的悲惨,博得了不少人的眼泪和叹息。随后便着重开始讲一些天灾的常识。先讲了洪水。因为曲州也是洪水的频发地。所以一个洪水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随后便讲起了地震。讲到历史上曲州的地震,便听长卿道:“虽然不知道今后还会不会有大规模的地震发生,但天灾总并非你我凡人可以预料,所以今日特意分发给诸位在地震中自救的常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帮到诸位。”

我们先将手上的传单发给在座的众人,上面将地震常识变成了歌谣,十分好记,是左扬和杜汐颜昨儿前天想出来的,其意思浅显,不论是老人儿童还是书生白丁,想必都能明白一二。

如此,我们的最重要的一大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想必在多方努力下,曲州城的人们这两天都应该知道一些简单的防震自救常识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