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必要的资源倾斜(1/1)

“你不用和我道歉,说到底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打工的,我只不过是站在吴江服装厂以及所有员工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件事情,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对于我们吴江服装厂并不公平。”

短头发的女人深深的吸了口气,似乎是在内心当中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现在有些激荡不已的心情。

“既然现在苏俊都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安排了下来,而且让我们吴江服装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配合你们影视公司接下来的工作,那么我们也只能够照做,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短头发的女人说完了这一通话之后,或许就连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刚才的情绪确实是有些太过于激动了。

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将歉意的目光看向了苏俊。

“苏总,至于刚才我说出来的那些关于吴江服装厂的话,全部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内心当中的真正想法,根本就代表不了吴江服装厂当中其他的员工,如果你觉得我在这个时候说出这些话,是对于你的安排表现出的抗议,或者是不遵从你的想法去做事,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当场开除我。”

苏俊无奈的笑了笑,他忽然之间发现面前的这个女人还真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主。

“你叫什么名字?以前我在吴江服装厂的时候,怎么没有见过你?”

“苏总没有见过我,那当然是正常的,因为我一直负责的是吴江服装厂对外的采购,包括各种衣料的价格谈判以及进口和贸易出口的相关份额,还有与海关之间的交接,因为我本身工作的原因,我基本上不怎么会出现在吴江服装厂之内。”

当初苏俊花费一千万的价格,分别购买了吴江服装厂和福耀,现在苏俊自己都在内心当中不得不庆幸,如果不是因为购买了这两个实体产业,他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影视公司庞大的资金链到底是从何而来。

仅仅只是靠着一个至尊配饰,根本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之内填满影视公司巨大的胃口。

就算是有着这三家子公司共同照顾这一家影视公司,现在的资金也是捉襟见肘,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苏俊,也不可能会找自己的朋友欧阳靖宇张开这个嘴。

“你说的这件事情,其实我的内心当中比任何人都要明白,我也知道,你们吴江服装厂在这些时日以来,一直都在努力的推动着新品和新的潮流,而且在销量出口方面的数据也是相当不错。”

苏俊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鼻子,看向了面前的这个短头发的女人。

“但是我希望你能够知道,市场一直都是多变的吴江服装厂,从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在良性运营,但是吴江服装厂现在最大的弊端就是在于他没有足够的名气,名气不高,它本身的资质就相对较弱,外面的订单也是非常容易流失,不知道这个问题你可想过没有?”

一语惊醒梦中人,苏俊独特的见解,以及他在这个时候忽然之间开口指出吴江服装厂的问题,绝对是面前这个短头发的女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

他一直都认为在吴江服装厂当中,吴江服装厂上下一心都在努力地推动新款,然后促进销量,表面上看起来一切的经营模式都变得非常晚,但是就像苏俊所说没有了知名度,本身的价格就上不去,这就相当于花了一样的力气,但是一个人得到了很多的钱,而另外一个人却仅仅只是维持着最基本的收入和支出。

两者复出的心血都是完全一样的,可是两者得到的回报却是天差地别。

“那如果按照苏总的意思,如果我们吴江服装厂这一次完全配合影视公司来进行这一次纪念版t恤的生产,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吴江服装厂的名号打出去?”

虽然内心当中也感觉到这件事情有些不太可能,但是短头发的女人仍然是一脸认真的看着苏俊开口询问。

“我可以这么和你说吧,现在仅仅只是靠着吴江服装厂的名号,根本就不可能打出知名度来,因为现在人们对于时尚前沿的消费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了,人们对于衣服的追求不仅仅只是在局限于本身的时尚感和动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于这个品牌本身的价值。”

苏俊一边说着话,一边直接走到了那个短头发,女人的身边很随意的从桌子上面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两个数字。

“就像是我手中的这张纸,纸上面写着这几个阿拉伯数字,你告诉我他能值多少钱?”

“这……”

短头发的女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他忽然之间发现苏俊好像对于整个市场都有着整体的见解,如果说内心当中对于苏俊所说的这些话没有一丁点的深思,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可是让短头发的女人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是,苏俊现在拿出纸在上面写上阿拉伯数字和自己来进行比较,到底是因为什么?

“其实我可以告诉你答案是上面的这两个阿拉伯数字一文不值,他也仅仅只是代表着一个非常纯粹的数字,但是!”

说到这里,苏俊从口袋当中掏出了两张百元大钞,将这两张百元大钞放在了纸张的旁边。

“同样是完全相同的两组数字,出现在了不同的地方,有了不同的载体,那么这个东西本身就有了意义和价值,这就和现在的吴江服装厂有着很大的关联,吴江服装厂本身有着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有着引领潮流的能力。吴江服装厂当中每一个员工都非常的努力,这一点我是看得见的。”

苏俊深深地吸了口气,下意识地降低了自己的音调,以免自己在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伤到了对方。

“可是吴江服装厂的经营理念太旧太老,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收购吴江服装厂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只不过当时一直找不到好的契机,来对吴江服装厂的经营理念进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