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 第91节(1/1)

许云海叹了口气:“唉,还是因为小时候的环境吧。伊伊平时就有点敏感,特别会看人脸色,心思也重。”

童年的影响是最难消除的,短短几年留下的阴影,往往能伴随一个人一辈子。

赵音音织完了一只袖子,举起来比了比:“我也不敢贸然就说她,伊伊这个性格本来就是因为敏感,要是说多了更严重了可怎么办?我感觉她像是没什么自信似的。”

许云海决定明天就去借一本儿童心理学来看看,赵音音放下毛衣寻思:“是不是应该给她个机会锻炼锻炼,多拒绝别人几次?做什么事情都有惯性,说不定拒绝几次慢慢就会习惯了。”

“是应该,马上就放暑假了,等暑假看看,”许云海起身给赵音音倒杯水,“少喝半杯,咱也睡觉,明天早上还得早起。”

第二天一早,赵音音做了西红柿鸡蛋面,用的是现成的挂面,许云海洗了两件衣服挂在阳台上,这才去叫孩子们起床。

西红柿鸡蛋面酸溜溜的开胃,门窗一起开着,凉爽的穿堂风带走了额头一点汗意。

“这个腌蒜虽然不赶生蒜味儿那么大,但是一会儿吃完饭也都去漱漱口,”赵音音剥了两瓣自家腌制的蒜,给每个孩子的面碗里都丢上几瓣,“吃吧。”

一家子才吃到一半,曹仁量探头探脑地过来了。

曹峰还是一直脸很臭,两家子的关系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尺度。曹仁量这小子有时候馋得厉害,过来蹭饭吃,过段时间曹峰媳妇肯定就会送点菜或者水果过来。

“今儿你可来晚了,”睿睿看见他,“一点面条都没有了!”

“我才不是蹭饭的呢,我今天早上吃完了。”

“吃的什么啊?”小宝好奇地问他,“你别拎着书包了,放凳子上吧,我还得吃一会儿呢。”

“叔叔婶婶,姑太姥,我先走了!”

伊伊收拾完书包匆匆走了,曹仁量给她让开位置,有点羡慕地看着许家桌上的饭菜:“我家昨天做的茄子炖白菜,今天放了点面片……”

茄子炖白菜是什么味儿?连已经走下楼的伊伊都忍不住有点同情地回头看了一眼曹仁量。

面条确实是一点没有了,姑姥听着这孩子说得可怜见儿的,给他抓了一把花生米吃。

曹仁量迫不及待地捏着花生米吃了几颗,抵御着来自西红柿鸡蛋面的香味。睿睿和小宝也加快速度吃饭,几个人吃完,又去宋致然家喊上莎莎,一起上学去了。

“白菜炖茄子……得是啥味儿啊,”刚刚当着曹仁量的面,许云海不好意思说,憋到现在,“能好吃吗?”

“没准儿还不错呢,不过我是没吃过,”赵音音收拾东西准备上班,许云海刷碗她负责送悠悠去育红班,“我送悠悠去育红班了。”

姑姥有点遗憾:“我也不是不能带,这么小就往育红班送干啥?”

“这不是怕你累着嘛,”赵音音安慰姑姥,“马上就暑假了!咱家这仨再加上莎莎都搁家,到时候你就想念现在的安静了。”

悠悠乖乖地跟爸爸和姑太姥告别,跟着妈妈去上育红班了。今天赵音音给她编了四根麻花辫,最后在脑后绑在一起,小姑娘觉得有点勒头皮,一会儿摸一下。

“下次不给你编这么多辫子了,”赵音音把孩子抱在自行车后座上,蹬了两下上车,“脚丫乖乖地,不许往底下放,别卡着你脚后跟!”

育红班的丘老师特别喜欢悠悠——全班午睡最快的就属这小姑娘了,赵音音把孩子交给她,看着今天上班还有些时间,掉头去了伊伊的学校。

伊伊如今已经是四年级了,暑假过去就升到五年级。厂办小学只有一栋教学楼,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楼里面,高年级的学生在平房的教室里。

赵音音在栅栏外面张望,正好能看见伊伊的班级,她盯着看了一会儿,看见伊伊一个人扫完地又倒垃圾,皱起了眉头。

这个暑假,一定得叫伊伊这性格改过来一点才行!

第80章 一更

期末考试结束, 暑假就来了。

小学的学生少,分数出来得也很快,期末考完试第二天返校, 几个小学生都领了不少暑假作业,还有需要家长签字的成绩单。

伊伊考了班级第二, 睿睿双百分考了班级第一, 莎莎数学85语文91, 考了第十七名。小宝的数学也不太好, 考了89,语文98,班级第十。

悠悠也有排名啦,她是育红班小班里最能吃饭的、睡觉最快的、最不喜欢到处乱跑的,以七十多小红花名列全班第一。

“你还不如悠悠呢, ”睿睿看着小宝的数学皱眉头, “怎么错了这么多?”

莎莎在一边被带到了:“就你全对!我可看见了, 体育课你跑不动了在后面慢慢走!”

赵音音给几个孩子的成绩单挨个签名, 许云海也跟睿睿一起看小宝的数学卷:“小宝啊,你这错得不应该。要是不会算也就罢了, 这怎么都是粗心不审题呢?”

这个暑假,许云海决定抽空给小宝强化一下数学,莎莎的成绩就让宋致然操心去吧。

“小宋好几天没来了吧?”

姑姥想着好几天没看见宋致然了, 冷不防莎莎突然插了一句, “我妈去看念慈姐了。”

赵音音跟许云海对视一眼,俩人都带着点笑意。

谁也没想到,宋致然这个曾经心高气傲的大小姐,居然对赵满仓颇有好感。

不过,宋致然是个心高气傲的, 不会主动挑明;赵满仓是个憨的,又觉得宋致然这样又漂亮又厉害的女性跟自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还真觉得宋致然就是单纯喜欢赵念慈呢!

赵音音小声跟许云海分享自己听到的最新消息:“赵满仓想让宋姐给念慈当干妈,她气得来办公室找我念叨了一下午。”

“哈哈哈哈哈,”姑姥搁一边听着都乐了,“这赵满仓咋这么憨,都这么长时间了,愣是没看出来?”

“也行,我一开始还想劝劝宋姐呢,现在看着相处得还挺好,”宋致然的条件确实跟赵满仓相差太多了,赵音音也不敢帮忙介绍,现在看她居然一直没放弃,说不定倒是一桩姻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挑明。”

“婶婶,老师说了,暑假让我周一周三去,剩下的时间自己在家画,”伊伊跟赵音音汇报欧老师的决定,“我自己坐公交车去就行了。”

“不行!必须得让人送你去。”

八三年二月份,震惊全国的东北“二王”犯下了第一起案子,两人手中有枪、有手榴弹,抢劫之后继续逃窜,一直到七月份都还没抓到。

流言满天飞,谁也不知道这两个王姓匪徒究竟流窜到了哪里,死者五人一度被夸大到几十人,搞得整个家属楼也风声鹤唳的。

赵音音没提“二王”,怕吓着伊伊,但是非常坚决地强调:“就算是去小卖部也得有大人陪着,下楼玩也不能跑出咱们楼前头这一块,都听见没?要是谁跑远了,婶婶是真的要生气的!”

她很少有这么严肃的表现,几个孩子都点了头。

暑假里睿睿也要加课,赵音音和许云海都要上班,就只能在上班之前送孩子们去特长班,放学再接回来。

伊伊已经开始尝试画人像了,在家拿着小画板挨个画,画得最多的还是姑太姥。

赵音音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她鼓励伊伊:“伊伊啊,可以尝试去画画咱们楼上楼下的邻居,或者到楼下画画陌生人。“

伊伊这孩子除了总想讨好别人之外,还有点过于内向,赵音音觉得让她外向一点也有好处。

听了婶婶的话,伊伊犹豫了一下。

她不想去画陌生人,在家里画画才是她最轻松最自在的。但是婶婶说的话,伊伊又不想拒绝。

“那……等姑太姥下楼打扑克的时候,我也跟着下楼画画好了。”

趁着伊伊进屋的时候,姑姥偷偷问赵音音:“咋了,非得叫她下楼画画呢?”

赵音音说了一嘴:“伊伊这性格可不行,谁找她帮忙她都帮,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将来这性格不挨欺负么!”

“那倒是,小姑娘这样可不行,”姑姥跟赵音音一样的想法,“我想想招。”

第二天,姑姥回村里住了几天。

村里的老房子也得偶尔回去住一住,房子这东西,有人住就没事儿,总没有人住就容易塌。等过了五天,赵音音中午回家给孩子们做饭的时候,铁柱赶着车送老太太回来了。

“铁柱哥,可麻烦你了!”

车上除了老太太,还有三筐杏,都是姑姥当年种的树。赵音音打小就爱吃这两棵树上的杏,又甜又面。

不过这也太多了!

“姑姥,你没给村里留点啊?咋整回来这些?吃到啥时候去啊?”

赵音音赶紧洗了个一盆杏给孩子们分了,又留铁柱吃了顿饭,端了盆水下楼饮马。

等铁柱走了,姑姥这才笑眯眯道:“吃不了咱卖点,不少还没熟透,能放个三天。就上电影院门口卖点杏,我连秤都拿来了!”

她看着几个小孩:“愿不愿意跟姑太姥一块去卖啊?”

小宝第一个要去,睿睿天天都要上围棋课没法去,伊伊这周的课已经上完了,犹豫着点点头:“姑太姥,我陪你去!”

“行,小宝伊伊跟姑太姥一块去,咱一会儿就去。”

赵音音明白过了,姑姥这是要让伊伊跟她去练摊!

她拽着姑姥到阳台上:“姑姥,你别去了,晚上我下班回来领着伊伊去吧。”

“咋的,真以为我老了啥也干不动了?等你下班回来,那还有啥人了?你放心,我寻思好了,咱这杏甜,卖贵点也应该的,到时候叫伊伊多喊几声,肯定有那问价又不买的。”

卖个几天下来,小姑娘的胆子也练出来了,也不会太纠结别人拒绝自己这件事了。

没听说过卖衣服卖菜的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不敢拒绝别人的!

赵音音许云海去上班了,顺便把睿睿送去老师那下棋。睿睿现在打谱打了不少,正是关键时期,要大量下棋才行。

伊伊看着叔叔婶婶都走了,有点忐忑地跟着姑太姥一起往电影院走。她和小宝一人拎着一篮子杏,姑太姥拎着秤杆子和水瓶跟在两个孩子的后面。

到了电影院门口,找了个阴凉的地方,祖孙三人坐在一张报纸上。她教伊伊:“伊伊啊,姑太姥岁数大了喊不动了,你帮姑姥吆喝吆喝?”

小宝问姑太姥:“姑太姥,咋喊啊,咱这个卖多少钱?”

“就喊卖杏,又大又甜的杏,自家种的没打过农药的大甜杏。”

小宝的声音脆生生的,喊了两嗓子,果然有人过来问了。

“这杏不错,多钱啊,能不能尝?”

“八毛钱一斤,能尝!”

钱老太太把两个杏捏开放在篮子上,来人嫌八毛钱太贵,摆了摆手不吃了。

钱老太太也不着急,她扭头看了伊伊一眼。

伊伊憋得头上都是汗,小脸通红,小宝又喊了一嗓子,她张了张嘴,却没喊出声。

钱老太太有点心疼伊伊,不过更怕她以后因着这个性子叫人欺负。她拿了手帕给伊伊擦汗,又给小宝喝了一口水。

工作日的下午,路过电影院门口的人并不多,小宝看着没人来买杏有点着急。这么甜的杏,又是姑太姥自家种的,怎么没人来买呢?

他心急地喊,一下子喊破音了,钱老太太这个心疼哟,赶紧给小宝喝水。

一直不好意思喊出声的伊伊这时候也终于喊出声来了!

“卖杏!又大又甜的杏!不打农药,自个家种的!”

喊出去一嗓子,她感觉脸上滚烫滚烫的,回头一看,姑太姥笑眯眯地看着她:“咱家伊伊这嗓门儿多好听!又甜又响亮!”

伊伊低头拍了拍自己滚烫的脸,又开始继续吆喝。

有些事情,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就没那么难了。

“卖甜杏来!又甜又解渴!肉多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