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 第74节(1/1)

“对,我托人从外地买的,他们直接发到咱们本地的百货商场,然后拿着这个去提车就行了。”

阳山市的百货商场算是本地比较高档的购物地点了,一共五层,自行车在一层。

这还是赵音音第一次来这,她观察了一下,这里头一共也没摆着几台自行车。这年头买一台自行车要好几十张工业券,普通人家攒好几年才能买那么一台。

商场里头冷冷清清的,许云海转了一圈才找到正在看杂志的售货员。他把提货单递给对方:“您好,我来提这台自行车。”

售货员看了一眼提货单,带着点嫉妒地看了一眼赵音音,拿了表格,叫许云海填上。

填完表格,她喊了个人来领着两人去后面仓库提自行车。到了这边,赵音音才明白为什么刚刚那个售货员有些嫉妒似的。

整个库房里都是黑色的、灰色的高高大大的“二八大杠”,从车把中间到车座处有跟笔直的杠杆,显得车子很笨重。赵音音见过身材娇小的李巧骑这车子,还得掏裆骑,也就是脚从那根大杠下面伸过去。

许云海说给她买了自行车的时候,赵音音还偷偷去比对过,看自己的个子不掏裆骑能不能够到自行车的脚蹬。

可是,工作人员去推出来的,就是唯一一款紫色的自行车!

不光是颜色不一样,前面也没有那根大杠,整个车身呈流线型,连前面的车筐也是紫色的。

“这车可新啊,头一批女式!”工作人员把车子退出来给两人看,“检查一下吧。”

赵音音是喜欢新鲜颜色的,不过运动刚过去,现在大部分东西都还没有那么鲜艳的彩色。她平时的衣服也尽量以素淡的色彩为主。

“这么鲜艳,没事儿吗……”

许云海还没回答,工作人员已经笑起来了:“邓主席都访美回来了,哪有那么多事儿!”

许云海是骑过车的,他蹲下身去上上下下检查了几遍自行车,又请工作人员帮忙骑了两圈,这才回去郑重地在提货单上盖了私章,签了名字。

“行了,走吧,去派出所上车牌去!”

这时候的自行车也是家庭重要财产,跟后来的车子一样,都是要上牌照的。还要登记车主姓名。自行车丢了,也是派出所会郑重对待的“大案”。

许云海出门之前,把户口本和赵音音的身份证都偷偷地带出来了,就为了给她个惊喜。

两个人有点紧张地去派出所办了车牌,负责人员拿着钢制的数字模具和锤子出来,把自行车拍照的八位数字用钢印锤印在自行车的车把上。这样,自行车就正式在赵音音名下了!

“这车不错,好看!骑上看看!”

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也很少看见这样彩色的女式自行车,赵音音听着有点不好意思:“我还不会骑呢……”

“哟,不会骑车就买了新自行车?小子不错啊,疼媳妇儿,这才是咱东北老爷们儿呢。”

许云海道:“这可不是我疼媳妇,家里钱不都是领导的嘛,领导自个给自个买,我就是个跑腿的。”

俩人哈哈大笑,赵音音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本地工业发达,妇女基本都有工作、有工资,重男轻女的现象自然就少一些。

办完拍照,赵音音推着车回家,许云海的髋部做过手术,至少半年内都不能骑车。他看着这辆新车也有点手痒:“走吧,我领你学车子去!”

“上哪儿学啊,这都两点多了……”

“赶趟!我们家音音多聪明啊,有俩点就学会了!”

这附近正是电影院,工作日的下午,街上人很少。许云海扶着赵音音,教她先坐上车座,自己在后面扶着。

“你慢慢地蹬,不要怕,我在后面扶着你呢。”

这开头对赵音音来说,颇有些难。自行车稍微一倾斜,她就立刻脚垫在地上,回头看。

“不好意思……”

跟着蹬了一会儿,赵音音也看出来了,这第一步就是要她先骑起来,不要怕车往两边栽。然后等到能够大胆地往前骑了,再回头学怎么上车。

“没事儿,”许云海有点感慨,“你啊,就是太聪明了,反应太快!你得相信我,我在后面扶着呢,哪怕我扑过去把我自个垫在下面,都不会叫你摔了的。”

赵音音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她深吸了一口气,回头看了两眼许云海:“好了,你推吧!”

“行,走了!”

这时候,广场上已经围了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一多半都是来看赵音音惹眼的新自行车来的。赵音音不肯叫这么多人看她出丑,一咬牙,使劲儿地蹬起来了。

“拐弯拐弯!对对对,扭车把!”

“对,往右转!很好!”

车子蹬起来了!

赵音音前世没骑过马,可是她听人描述过骑马的味道,就像是整个人飞了起来一样,马使劲儿地跑起来的时候,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她当时很羡慕,又有点想不出那是什么滋味。

可是现在,她明白那是什么滋味了!

风呼呼地吹过她的耳朵,把她额头的碎发吹得往后去,把她身上一点点的汗意都甩掉。整个人像是要飞上天一样,又快乐又轻松。

“没事,别怕!我在呢!”

赵音音听着许云海的声音在身后,这才反应过来,许云海已经撒手了!

这广场很大,她还不太会拐弯也没问题,慢慢拐过去就是了。赵音音发现,只要她骑得够快,这自行车就稳得很。

许云海小跑着在内圈跟着赵音音,看着她坐在自行车上笑得倒像是莎莎那丫头一样灿烂,忍不住也跟着咧开了嘴。

“许云海!怎么停下来啊!”

许云海一拍脑袋,他本来以为赵音音还得试好几次才能成功地把自行车骑起来,倒没想到她这就骑起来了!

“车把前面那个细的铁棍,把它捏住!往把手上捏!”

赵音音找到了许云海描述的那个铁棍,她用力一捏,新车的刹车灵敏,一下子就停在了原地。赵音音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得栽倒,却被人接住了。

许云海气喘吁吁地抱着她,看着赵音音从车座上下来,这才松开手。

“还是挺容易的!我等会儿骑车回家吧,我驮你!”

才刚学会,就想着驮人了?

“不是骑车容易,是你学得快!有人学个骑车就得学个把星期呢,不过驮人你还是省省吧,你可驮不动我。咱俩一会儿再去买个车座放后面,以后就能带孩子了。”

赵音音点头,伸手爱惜地摸了摸自行车。没自己骑过自行车,看着别人骑也不过就是觉得方便罢了。自己骑,她反而有点爱上这个感觉了。

“骑车挺高兴?”

赵音音用力点头:“骑得快点可舒服了!”

“那可不行,回头我得给你讲讲交通规则,上路了可不能骑太快!”

许云海满脸严肃地叮嘱她,看赵音音点了头,又道:“以后等我有钱了,给你买个小汽车开!那个开起来才是真的刺激呢!”

“那得什么时候啊,”这时候的小汽车,对夫妻二人来说简直是天价,“有这个自行车就很好了,明儿我骑着去接伊伊。”

“你可省省吧!刚学会就上道?我跟你说,明天我领你出去认认道,教教你交通规则,至少再过一个礼拜才能上道,”许云海赶紧给她泼冷水,“你现在倒是会骑了,你自己能上去车吗?”

阳山市最不缺少的就是大货车,上道必须得注意。

“我知道了,”赵音音伸手摸了摸自行车上的钢印,许云海看她高兴自己也高兴,“走吧,咱去弄个儿童座椅放后面。”

赵音音见过那种放在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都是灰突突的,有点不配她的小紫车。

“能找点油漆给刷个紫色的吗?”

“不用油漆,弄点紫色的塑料绳,给缠上就行,还不怕水,也省得孩子摸着凉。”

许云海又发现赵音音的一个喜好,想起来早先她那么喜欢那对耳钉,他这个媳妇其实还是很爱漂亮的。只不过平时太懂事了,轻易不流露出来罢了。

“好!”

赵音音眼睛都亮了,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连路上有点砂子都要避开。

两人去铁匠铺买了个儿童座椅,让人装在后座上。又去买了紫色的塑料绳,准备好晚上回家就缠好。

这车子一推回家属院,立刻引起了轰动,大家纷纷出来看车。

“哟,这车子挺贵吧?”

“还行,”许云海也不说价格,就敷衍过去,“这车也小,不赶那二八大杠能驮东西。”

“可不是,这车子就是瞅着好看,前面也坐不了人。”

赵音音听着别人酸溜溜的语气,心里头也不恼。她现在满心都是等明天下班了,去小学操场上快快地骑几圈,争取早点学会上车下车!

第66章 二合一

晚上吃完饭, 赵音音赶紧去问李巧。李巧说了,小学晚上并不锁大门,附近很多人都去跑步, 去练自行车也是可以的。

“不过你可别碰了人啊,小心点骑着, ”李巧有点羡慕, “你们家小许可真舍得, 给你买这么好看的车, 多少钱?”

赵音音说:“听说二百二十块钱,是有点贵。”

“不贵!多好看啊!”李巧摸了摸这新车子,叮嘱她,“不过啊,你这车锁了也轻巧, 要是有那有贼心的, 一拎就走了!出去一定把车锁到栏杆或者电线杆上, 在咱院里也不安全, 晚上推到屋里头!”

赵音音点点头道:“我听百货大楼的售货员说,过段时间咱们这也要上这车子, 李姐你也买一辆呗。你掏裆骑那个大车多难受啊?”

“二百二呢!哪能说买就买,”李巧伸手摸了摸自行车,突然问赵音音, “你说, 你那个拼缝褥子的生意,今年年底能不能再做一回?”

赵音音有点遗憾地摇摇头:“怕是不行了,我听齐姐说,人家百货商店今年就自己把布头都拼起来缝成褥子卖了。”

“前段时间,派出所还抓了个卖化肥的!”李巧道, “你说说,这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放开。咱们这日子啊,过得还不如农村人,买一棵葱买一瓣蒜哪不是钱?”

“李姐,你这话可就不客观了,农村现在更困难,咱好歹手里头有点现钱,”赵音音跟着姑姥在乡下住了半年,对农村的日子更了解一些,“种了粮也不能卖,只能去粮站等着收,说多少收就多少收、说你这是几等就是几等。进城打工还叫盲流……咱能有个厂子有个班上,就不错了。”

“那倒是,我这不就是说着痛快痛快嘴么,”李巧半个板凳坐下来,跟赵音音一起剥毛豆,偶尔还扔嘴里头两个,“你姨做这个毛豆好吃,多好,还能帮你干干活。”

赵音音到现在还对外说李婶是自己的表姨,没敢说是雇的保姆,不然可不知道有多少人红眼呢。

她安慰李巧:“你要是真想做生意,将来也未尝没有机会。邓主席不是说了改革开放了吗?早晚都能放开。”

“谁知道呢,这不才刚批了广东福建吗?等推动到咱东北,可不知道得啥时候了。”

“行了吧,”赵音音给她摘掉了身上沾的一条毛豆皮,“咱们能在厂子里,已经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了!”

“这不就是想一想吗?还不行想了?”李巧又吃了两个毛豆,站起身来,“明儿我家也烀点,这东西吃着有点油水,还不贵。你这里头放大料了吧?”

赵音音赶紧拿了个碗,给她装了一碗没剥的:“拿回去给我外甥女吃,放了花椒大料,还放了一点酱油。”

“行,回头我也买点。”

李巧没推,拿着一碗毛豆回家了,不多会儿就叫她家大丫头端着碗给送回来了。赵音音一看,碗里还装了一碗烙地瓜片。

“哟,谢谢外甥女。”

赵音音不能叫小姑娘白跑,给她喂嘴里一块糖,把小姑娘送出去了。地瓜片刚烙好的,赵音音给几个孩子一人分了两片,李婶晚上不敢吃地瓜,怕胃反酸,剩下的她和许云海吃了。

许云海道:“我以前还以为李姐是个挺贪小便宜的人呢,现在看也挺敞亮。一碗送过去还给添一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