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 第65节(1/1)

她一路到了欧老师家里,欧老师热情地迎接她:“伊伊最近表现很不错!我觉得再过两个月,她就可以从素描开始学起来了。”

“真的吗?伊伊可太棒了!”

赵音音弯下身子在伊伊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走,婶婶带你去买块冰砖吃!”

自从第一次吃到之后,光明冰砖就成了伊伊的最爱,赵音音领着她去了之前买过冰砖的小卖部。才付完钱,就听见背后有人叫她。

“哟,姐,咱俩还真是有缘啊,又在这看见了。”

这小卖部离赵家不远,赵芸芸因为最近处了个“大院子弟”男朋友,手里越来越宽松,经常过来买点东西。

叫她惊喜的是,今天周学兵好不容易来一趟,竟然在这碰见赵音音了!

上次赵音音扇她一个耳光,她可还记得呢。

当着周学兵不好表现得太粗鲁,不过,炫耀一下还是可以的。

“姐,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就是我的男朋友周学兵,”她侧过身,指着周学兵给赵音音看,“虽然比不上姐夫那样身残志坚,不过他可是京市人!父母都是高·干,我们已经快订婚了!”

赵芸芸特地把身残志坚几个字咬得很重,想看到赵音音生气。

“哦,京市人?父母都是高·干?”

赵音音的记性相当之好,一看见周学兵,立刻就想起来了,这不是当初在电影院外头碰见的那一堆小混混里的一个人吗?

她对那群小混混的印象可是很深刻的,阴阳怪气地说《望乡》里可怜的妓·女身子白,还笑得那么下流。那么一群小混混里的周学兵是什么高·干子弟,她可是一万个不相信的。

她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周学兵,果然看见对方有点紧张。

“是啊,”赵芸芸还没感觉到周学兵的紧张,她揽住对方的手臂,把半个胸脯都贴上去,示威似的看着赵音音,“姐姐,你放心,到时候订婚我一定会给你发请帖的!”

她又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轻轻捂住嘴:“不过,结婚典礼可能是在京市,姐姐你得照顾不能走路的姐夫,那我就不邀请你了。”

赵音音拍了拍伊伊的头,怕小姑娘生气,叫她吃冰砖。

她本来还想提醒一下赵芸芸这人是个骗子,不过看着这样,就没必要了。横竖都是自己选的路,她哪能当这个恶人拦着她嫁入“豪门”?

“行啊,到时候记得给我发请帖,我会过来看看的。”

赵音音懒得跟这个“妹妹”多说,拉着伊伊转身就走。赵芸芸心里有点得意,可是一抬头,正看见周学兵眼睛都不眨地盯着赵音音的背影。

她心里生气,拽了他一把:“看什么呢!”

周学兵已经认出来赵音音,心里头担心她揭破自己的身份,正琢磨着要不要去警告一下这个女人,突然被赵芸芸拽了一下。

他低头看她:“没什么,走吧,回去。”

赵芸芸心里头有点警觉,她一向知道自己这个姐姐比自己长得好。

不行!她得去警告一下赵音音才行!

第61章 二合一

回家的路上, 伊伊一直努力给赵音音吃冰砖。

“你自己吃吧,婶婶今天不能吃凉的,”赵音音今儿小日子第一天, 不敢吃凉的,“这边要化了, 快吃一口。”

伊伊低头把要划掉的冰砖咬下来, 抬头问赵音音:“婶婶, 我应该怎么称呼你的妹妹啊。”

赵音音跟赵芸芸关系不太好, 对方也没拿她当过姐姐,刚刚索性连介绍都没介绍、就直接让伊伊上一边玩去了。这样的亲戚关系是有点绕,怪不得伊伊不会称呼。

这会儿伊伊问起来,赵音音跟她介绍:“婶婶这边的亲戚,你就按照你是婶婶的闺女一样称呼。我妹妹, 你就叫小姨就行了。要是碰见我两个哥哥就叫舅舅, 碰见我爸就叫姥爷。”

她这才反应过来, 伊伊刚刚一直要给她吃冰砖, 恐怕是小姑娘看她跟妹妹吵架,怕她不开心呢。

不过, 小孩儿都是风一阵雨一阵的,她说完应该怎么称呼赵芸芸,眼见着伊伊又高兴起来了。小姑娘咬一口冰砖, 就抬头看看她, 小脸上是憋不住的笑容。

“哎哟,这又高兴啦?怎么了?”

伊伊拽着赵音音的衣服,不好意思地摇头:“没什么,婶婶公交车来了!”

两个人赶紧去挤公车,车上已经没座位了, 伊伊抓紧了婶婶的手,心里头甜甜的。

婶婶刚刚说“就当她是婶婶的闺女一样称呼”!

赵音音不知道她为什么笑,催她把冰砖吃完:“快点把冰砖吃完,车上晃。”

有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站起来给伊伊让了座位,伊伊赶紧谢过对方,乖乖坐着吃完冰砖,又自己拿手帕擦手。

她听婶婶说了,那个姨姥只是暂时来帮忙,过段时间就不来了。她觉得自己可以一个人来学画的!

“婶婶,你看前面那个妹妹就是自己坐车,我也能自己坐车,”她伸手拉着赵音音的衣服,“我自个就行!睿睿也是自己去老师家。”

“他老师家两步就到,跟你这能一样吗?”

虽然车上的确有单独坐车的小女孩,可是赵音音还是不放心。伊伊再懂事也才八岁。

“过段时间再说吧,”赵音音想起来许云海说的自行车,“等自行车买回来就好了,到时候婶婶接你送你都快了。”

她拉着伊伊下了车,问小姑娘:“伊伊最近学画进步很快,想要什么奖励吗?”

“没有……”

赵音音知道她是懂事,不舍得家里花钱,故意逗她:“行,那婶婶就随便给你买了。先给伊伊买十套新衣裳……”

“婶婶!”

伊伊大惊失色,十套新衣裳那要多少钱啊:“我不要十套新衣裳……我要一套就行了!”

“行,那就再加上一双皮鞋。”

上次许云海劳模得的工业券还剩下六张,小孩的皮鞋要一张工业券就行了。伊伊马上要上学,她准备给伊伊买一双春秋穿的小皮鞋,夏天也能搭配裙子穿一穿,比较划算。

“婶婶,不买皮鞋了,”伊伊挽着她的手,小大人似的算,“我去年的鞋今年就穿不了了!等我……等我脚不长了再买!”

她伸出脚:“这双鞋还没穿坏呢,我好喜欢这个蝴蝶。”

今年夏天,家里头大大小小都买了现在流行的塑料凉鞋。大人的三块六一双,小孩的一块二就买得一双。

赵音音刚开始觉得新鲜,这塑料凉鞋又透明又漂亮,可是穿久了就觉着还是稍微有点烧脚。小孩子穿起来,边边角角又容易坏。

好在齐大嫂教了她,把炉钩子烧热了一烫就又重新粘上了,要是讲究点的,还会用刀片小心翼翼把烧黑的地方削掉。

“行,那就给伊伊买新衣裳吧。”

“还是婶婶做的衣裳最好看,”伊伊可喜欢过年时候赵音音给做的粉色小棉袄了,“婶婶给我做的小书包也好看。”

“到时候看看,要是能买到好料子,婶婶就给你做一套。”

两个人回家了,正看见莎莎在院子里跟小宝玩。赵音音看着还挺高兴的,能跟小宝玩,就说明过去的事情对莎莎的伤害越来越小。

“莎莎,今儿在婶婶家吃饭啊?”

莎莎点头:“我妈买了猪蹄!”

这年头买点熟食可不容易!阳山市这样的地方,甚至连熟食店都没有,省城有两家熟食店,买除了鸡头鸡脚之外的熟食也是要票的。

猪蹄应该是不要肉票,可是这东西大部分都是骨头,一般人也舍不得买。

“我今儿回了一趟省城,”宋致然也出来接人,这几天接触得多了,她越发喜欢伊伊这小姑娘,“伊伊啊,今天画画怎么样?”

“老师又夸我了!”

伊伊现在也比过去活泼多了,最起码,这样的话在半年前的她是绝对不好意思说出来的。

赵音音闻见饭菜香,进屋一看,李婶已经炖了土豆豆角,焖好了二米饭。她问道:“李婶,你身体好些了?”

“没事了,”李婶把土豆炖豆角盛出来,端进屋,“还叫你帮忙去接孩子……”

“说啥呢,”赵音音在厂办待多了,也学了些现在的时髦话,“我是请您老帮忙来的,可不是剥削你!要是身体不舒服就多歇歇。”

宋致然花大价钱买了八个猪蹄,显然是连李婶的也带上了。许家的凳子都不够了,大家一齐把餐桌从堂屋搬到东厢房,一边靠着炕沿,叫莎莎和小宝坐在炕上吃。

李婶分到了一个猪蹄,有些不好意思。又去厨房拿了小刀,给自己和小宝分割猪蹄。

这猪蹄酱得格外软糯,外面沾了一层浓油赤酱的酱汁,比卤猪蹄更香。连平时挑食的睿睿都啃得脸上沾了不少酱汁。

一顿饭吃下来,几个孩子都吃多了。赵音音道:“也挺长时间没吃肉了,我明天就跟宋致然上黑市看看,看看能不能买到点什么肉。”

李婶操心道:“这天买了肉可不好放吧?”

这时候的肉金贵,买回来一次都吃了,大部分人家还是不舍得的。

“大不了先放点盐炒熟,”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实在不行就做成肉酱多吃几顿面条也行啊。”

赵音音看了那本营养学的书,书中说小孩子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维生素和蛋白质:“鸡蛋鸭蛋要是有,最好也买一些,还比肉好放一点。”

“鸡蛋可以去农村买,”李婶倒知道一些,“现在能养些鸡鸭了,不少人家都愿意卖鸡蛋。你要是固定要,月月给你送进城来都行。”

“要票吗?”

“要啥票,”李婶下放的时候在农村待了几年,了解这些事情,“现在的农村啊,苦透心了。除了这鸡蛋,也没啥能换钱的了。粮食都得统一上粮站收购,养了猪也得村上统一收购……也就这鸡蛋能换点钱了,都管这叫鸡屁股银行呢。”

赵音音琢磨了一下,这行,她直接上姑姥村里头叫姑姥帮忙收点鸡蛋就行。

饭桌都要撤了,小宝还依依不舍地啃着猪蹄的骨头,几个孩子吃过的猪骨头都干净得连点油星都没有了。赵音音有点酸楚,拽着宋致然到堂屋:“多少钱?”

“给啥钱!别跟我扯这个淡,”宋致然一着急,东北味儿就出来了,“咋的,我买的你不爱吃是咋的?”

她一方面好奇,一方面又是故意岔开话题:“我看你雇的这个李婶儿,挺讲究……是不是成分有点?”

宋致然拿手抬起来,比划了个高高的动作。

赵音音点点头:“没事,要这么说,许云海不是也平反没多久?不是都过去了吗?”

“总之,你小心着点,”宋致然又跟她约了去黑市的时间,“明天一下班咱俩就直接去,能买点啥就买点啥。回头有空了再去农村看看,收点鸡蛋。”

第二天一下班,赵音音就跟宋致然直接跑去了黑市。果然有卖肉的,甚至还有用粮票、油票换布票的。

许云海的粮本还没改过来,还是当初的“重体力劳动者”,每个月比别人多八斤半包谷面。他住院这段时间,又是公费医疗,医院食堂的病号餐也是免费,赵音音攒下来十斤粮票。

这十斤粮票,在现在算起来,可是一大笔财富了!

赵音音对布票有点心动,想了想,还是没换。这可都是刀刃儿上剩下来的!

俩人花三元四毛钱买了一只小公鸡,还有卖罐头的,上海梅林的午餐肉和红烧肉罐头!赵音音问了问价格,对方居然要两元钱或者二斤粮票!

“太贵了,这一盒轻飘飘的,”她晃了晃红烧肉罐头,感觉里面汤汤水水的,“同志,能不能便宜一点?”

“便宜不了!”

对方把罐头抢回去:“上海梅林的罐头!上海的!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