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 第134节(1/1)

胡嫂子满意的走了,婚期也定在一起年后。

趁着有空,冯桂英又带着全家去了一趟娘家。

柳树湾大队要比上河大队热闹一些,原因就是那些知青闹起来了。

原因就是因为高考的时候,有知青是近两年下乡的,报名参加了高考,却没有考上,自然就没有了回城的资格。

可是现在公社里分配了一个回城名额下来,着急回家的知青,自然就闹起来了。

冯姥爷怎么说也是大队里的干部,闹起来,自然也是要管的。

一群干部在大队那简陋的办公室里开会,提到那些知青,个个头疼的要命。

“都是那些新来的在闹事呢,一个个的,还说什么建设农村来了,全都是一群搅屎棍,既然这么想回去,当初干嘛又过来。”

其他人也认同,虽然老知青没有参与,可是刚来的时候,也没少整那些幺蛾子。

“老冯,你怎么不说话?”

冯姥爷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听到有人叫他,敲了敲旱烟杆子,斜了那人一眼,“有啥好说的,为了这一个名额,闹出这么些事来,要我说,没有了这个名额,一个个的,就都老实了。”

“老冯说的对啊,要不,咱们把这个名额还回去吧。”

“拉倒吧,你当其他大队也想要呢,每次为回城名额这个事情闹起来的还少吗?谁愿意掺和这些破事。”

“怎么给都觉得不公平,还觉得咱们有猫腻呢?搁谁身上不生气。”

“爸。”冯桂英站在门外喊了一声,冯姥爷回过神,一眼就看到站在旁边的周满了。

立马就笑了出来,“满宝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外面怪冷的。”

冯桂英:“……”合着您没看到我是吗?

冯姥爷把他们领到屋里,“这么这会儿就来了?”

“这不是二房那边说了门亲事,我们就先回来了,顺便再过来看看您。”

“我一老头子有啥好看的。”冯姥爷摆摆手,脸上却是带着笑的。

“爸,外面那些知青咋回事儿啊?”

“还不是回城名额闹的。”冯姥爷不乐意说起这个话题,随便摆了摆手。

这个周满知道,他们大队也有几次分到过一个回城名额,就是最近的那个,就是小花姐经常给送吃的那个知青,就要大家闹的欢的时候,人家闷不吭声的拿到回城名额走了。

真是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最后小花姐啥也没捞着,白搭那么多东西进去了。

见他们犯难,周满干脆建议到,“不如就把这些知青的工分统计一下,谁拿到的工分高,这个回城名额就给谁不就好了?”

“这个主意不错。”有人立马就支持周满这个想法了。

“可是,闹事的都是新知青,那他们能干吗?”

“管他们干不干呢?说得那些老知青没有闹过事似的,就把回城名额给工分最高的知青。”

这些年的工分都有记录,只要统计一下,就知道谁的工分最高了。

新知青当然不服气了,他们刚来,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工分。

大队也就一句话,“老知青也同样是知青,凭什么就紧着你们新知青来,要想回去,也行,和老知青一样待够了这么多年,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还有的人直接闹到公社去了,刘书记只说各个大队的事情,由着他们自己解决。

最终挑选了一个老知青出来,把回城的名额给了他。

冯桂英大包小包的从娘家出来,自然又是惹得一群人围观,还有人看着觉得心里酸溜溜的,不由的说起了酸话,“这姑娘就是外向,尽从娘家扒拉东西到婆家去。”

周围的人听了,心里想法也是各异。

还有人反驳道,“这桂英都和婆婆分家了,哪能是往婆家扒拉东西。”

这往家里的小家拿点东西,倒也不算什么,当爹妈的,哪里有不希望儿女过的好的。

不管人怎么说,冯桂英都充耳不闻,在她看来,他们那些人就是嫉妒。

他们也没急着回去,周小草的亲事定下来了,再过几天就要结婚了。

她身上那身衣裳,就是冯桂英给做的,他们选的料子,拿过来给冯桂英做的衣服。

周满觉得这个婚礼虽然简陋,可是大家都挺高兴的。

尤其是二伯,许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哪怕有人背后酸他,他都不在意了。

只是他现在不得不走得远一些,县城和省城的那些人都是一伙儿的,他们现在也出来了,在他们手上吃过好几次亏了。

这次的酒席,不仅是因为女儿出嫁,更是因为想向大家宣告,他周建军又重新起来了。

这一顿吃的大家很满足,效果也很明显,背地里说酸话的明显少了不少。

周小草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棉服,头发上还带了一朵红花,笑起来很是羞涩。

胡卫民穿的就是那一身军装,这衣服可精贵了,穿着这个结婚,也特别有面子。

难得的,周满还见到了周福宝,她整个人都沉默了很多,就坐在角落里静静的看着他们,也不说话,见周满看她,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对她翻白眼,只是别过了头。

“大姐,我听说福宝姐姐的成绩下滑的很厉害呢。”周善忽然凑过来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跟她在一个学校啊。”

只不过一个是高中部,一个是初中部罢了。

周满以为是周善特地的打听过,没想到她却摇了摇头,“不是,是她太出名了,学校的人都认识她了。”

“出名?她做了什么?”

“没做什么吧,大家都说她是疯子,都不愿意和她玩,还有人说,福宝姐姐会梦游呢,她梦游的时候都会喊,‘我要考大学,我要考大学,我一定要考大学。’就这样,大姐,你说她是不是疯了?”

周满抬头看过去,周福宝依旧安静的坐在那里。

忍不住皱了皱眉,不是说有福运的吗?按理说,没这么倒霉什么都考不上吧?

说起来,周善的霉运倒是感觉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福运,霉运。

难道这两者之间还有什么联系不成?

周福宝的福运不灵验了,是和周善的霉运有什么关系吗?

可惜原著里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那意思大概就是周善也是机缘之下得到了,从此开启了她的团宠之路。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在家过了年之后, 周满终于找了个机会向周建国夫妻两个坦白了自己处对象的事。

“啥?你处对象了?还是和……陆卓?”周建国最先跳了起来,他万万没想到,闺女才上大学多久, 居然就处对象了。

他有点不能接受,他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呢。

冯桂英呆愣了一会儿, 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天学校门口陆卓去接他们的场景, 一拍大腿, “我就说嘛,咋这么点小事,那孩子就一直放在心上呢, 原来心里憋着坏呢,想打我闺女的主意。”

见他们反应这么激烈,周满原本以为他们会不同意,谁想到,他们居然同意了。

“你们真的没有意见?”

“有啥意见啊,年轻人不都是那啥恋爱来着?”

“自由恋爱。”

“对对对,自由恋爱,咱们做父母的,有啥反对的。再说了, 这不是能和钟书记做亲家嘛。”

周满沉默了一阵,觉得她妈之所以答应, 就是因为能和县委书记做亲家。

虽然冯桂英同志已经在极力的挽回了,依旧改变不了周满有这种想法。

“妈,你不是觉得陆卓白净,不像是干农活儿的料吗?”

“那咋一样, 人家那本来就是城里孩子,哪里会干咱们的活儿, 就像你四叔家的小星,你让他下地,你就说他能干啥吧?他啥也不能。陆卓那孩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跟你般配。”

就是现在有人给周满说个大队里的对象,那冯桂英也不得干啊,她肯定第一个跳起来反对。

她闺女是文曲星下凡,那可不得再配一个文曲星。

这事他们也就这么同意了,倒是让周满有些不知所措了。

也不知道陆卓那边说了没有。

冯桂英把周满送上火车的时候,又忍不住叮嘱道,“闺女,要是陆卓家不同意,咱们也不一定非得要他,咱还能找到更好的呢,可千万别委屈自己啊。”

周满心里很是感动,对着冯桂英挥挥手,“知道了,妈,天冷,你先回去吧。”

“妈不冷,妈看着你走。”

随着火车越开越远,远到再也看不到冯桂英的身影了,周满才收回目光。

尚且不知道远方有什么再等着她呢。

不过冯桂英同志说得多,陆卓他妈要是不同意,那能处就处呗,干嘛要受她的气。

几天后,火车到站了,周满收整好自己,提着行李下了火车。

原本打算直接去四叔家里的,却没想到看见了陆卓。

周满犹豫了一下,拎着行李朝他走过去。

陆卓伸手把她的行李拎了过来,两个人并排走着,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周满才忍不住开口,“你来这里送人吗?”

“不是,我在等你。”

“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天到的?”周满记得自己没和他说过什么时候回来啊。

“我算着差不多开学了,就提前一个星期过来等,就等到你了?”

“你每天都过来等?”

“嗯。”

周满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儿,她原本以为陆卓喜欢她,是因为一时冲动,没想到却是这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