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 第54节(1/1)

没想到周建军却一脸沉痛的模样,一下子跪倒在李秀兰床边,“妈,我也给问过了, 人家说,说人情是欠我们的, 还在别人身上是不合适的,和我们来往,也是因为这份人情,要是不识好歹, 以后就当大家不认识了。”

李秀兰被唬住了,白白放跑一个金蛋, 那她怎么会乐意,“要是实在不行,那就算了吧,老二,你,你也是尽了力的。”

母子两个一人一句的,最后倒是显得两个人关系极其好似的。

等周建军回房,关上门,显然松了一口气。

“爸,怎么样?主意好用吗?”

“好用,太好用了,你奶真的放弃了。”

“爸,奶吃软不吃硬的,咱们得软着来。”

周福宝太了解她奶了,就一个好面子,还有些小肚鸡肠的老太太。

她只喜欢其中一个儿子吗?

其实不见得,都是她生的,还真的忍心宠着疼着一个,放其他人自生自灭?

跟她说两句好话,服个软,再卖两声惨,老太太准得心软。

不能跟她硬碰硬的,碰不过她不说,还容易让她记恨上。

三房就是典型的例子,周建国也就是油嘴滑舌,气得老太太当面发不出火来,可背地里,没少骂他。

跟她只能来软的。

周建军似乎也得到了什么启发,李秀兰要是有了什么要求,吃喝方面她就尽量满足,钱和工作方面,他就一个劲的卖惨,弄得李秀兰都觉得自家老二明明是别人的救命恩人,却是一副孙子的模样。

等她好了的时候,也过去一个多月了,其实她早就好了,只是难得疼着被人伺候,一时舒服的不想起来了。

可不起来不行了,又是一年秋收,什么都比不过粮食重要的,就算还没有好全,李秀兰也要起来做点贡献的。

不过今年有了拖拉机,也不用他们一担担的挑了,周建国直接用拖拉机给拖到打谷场给晒了。

速度倒是比往年快了很多。

学校放了秋收假,周满自然也是要下地劳动的。

鉴于她身体不好,冯桂英卡了一顶帽子在她头上,又叮嘱道,“难受了就停下来歇歇,实在不行,就喊妈一声,善娃,你跟着你姐,她不舒服你就喊我。”

“知道了,妈。”周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金灿灿的麦田,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周满还没问,她就自己开口了,“姐,好多的麦子啊,要是磨成面粉,能吃多少白面馒头啊。”

“想的美,有二合面馒头吃就不错了。”周满弹了一下她的脑门,看着麦田也有些发愁。

这些粮食都是要拉去交公粮的,剩下的,才是大家伙过冬的粮食。

这交公粮里头的门道太多了,周满也只是从书上了解了一点,据说这个过程会被压的,故意让大队多交公粮,里头是有油水可捞的。

按照排的顺序,今年该轮到她二叔二婶跟着大队长去交公粮了。

想到小花姐如今身为锦鲤主角,不知道能不能用她的福运让大家的公粮正常交上去?

“大姐,你是不是头晕啊?老看着天干啥?”

“我在想,天这么热,是要晒死谁吗?”

“是啊,好热,下场雨就……”周满吓的连忙捂住周善的嘴巴,好的不灵坏的灵,周善明显霉运附体,嘴巴开过霉光,这个时候下雨,粮食可全都要泡汤了。

可惜已经晚了,就在她话音刚落没多久,几片不知道从哪里飘过来的乌云盖在了他们的头顶上。

一时间,整个大队的社员都慌了,也管不着什么不让宣传封建迷信了,一个劲的祈求老天爷可千万别下雨。

眼看着今年收成不错,要是一场雨下过来,那可是全都毁了。

祈求的同时,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多割一份,也能多一份粮食。

周满用难以言喻的目光看着周善,果然,霉宝的嘴巴开过霉光,这实在是有点吓人了。

“别下雨啊别下雨,可千万别下雨。”

“大姐,你放心吧,不会下……”

周满再次把她的嘴巴捂住,用极其严肃的语气对着周善说道,“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说话,乖,干活去。”

周善说一定不会下雨,那就一定会下。她说会下雨,也会下的。

最终受到祸害的,都是地里这些无辜的粮食。

所以,此题无解。

闭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好在周善很听她的话,大姐让干啥就干啥,不让讲话就不讲,跟在周满身边捡着地上掉落的麦穗。

因为这一场乌云,大家伙到了下工的时候也不肯离去,要是真下了雨,粮食就真的完蛋了。

周福宝早就不想干下去了,可是大家都不走,要是她走了,就显得太过突兀了。

“爸妈,你们放心吧,这雨,下不下来的。”

天上的月亮圆圆的,光辉洒落在大地上,并没有那么黑暗,看清楚天上的乌云也是很方便的。

就在她话音刚落,那几朵不知道从哪里飘出来的乌云,又忽然消失了。

大队长看了好一会儿,确定不会有雨了,就让大家先回去休息。

当然,为了粮食的安全保障,还是派了人看着,万一真下雨了,也好派人提醒大家。

因为这一出,倒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大家的积极性被高度调动起来,竟然提前完成了秋收任务。

大队长又连忙指挥着大家去晒粮食,趁着天气好多晒晒,晒到水分都蒸干攘净为止,这样称出来的公粮数目才是准的。

去的时候,除了那一袋袋装好的粮食,还额外带了不少,大家伙都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可是他们也毫无办法。

原本以为交公粮得有两天才能回来,谁想到,天黑之前大队长就坐着拖拉机和周建军夫妻回来了。

“同志们,同志们,咱们今年的粮食合格了。”大队长激动的跳下了拖拉机,车子上摆放的,居然是之前带过去的那些多余的粮食。

经过大队长的解释,大家这才知道,因为周建军帮粮油站站长家找回丢失的小孙子,人家给了他面子,公粮只要没缺斤少两,就顺顺利利的交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伙可都高兴坏了,能省下来一口,那他们也能多吃一口。

一时间,对周建军都热情了很多,还有人好奇,他们到底是怎么帮站长找回他走丢的小孙子的。

之前就有人觉得李秀兰自从把两个儿子分出去后,这老二老三家都好了起来,这会儿,真的就应验了。

等李秀兰彻底养好了伤出门的时候,猛然发现,这队里的人都和她疏远了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眼看着一堆人在那里说话,她刚走过去,他们就散开了。

这都不是一回两回了,而是回回都这样。

眼看着大家又聚集在一起说着什么,这回李秀兰放聪明了,她不吭声,就直接走过去。

随着她走过去,听到那些人居然是在讨论她。

站在中间那个说得口水都喷出来的,就是她的死对头卢老太。

“就说这李秀兰是个没福气的,选谁养老不好,偏偏选中了最没出息的老大,这老二老三哪个不比周家老大有出息。”

“是啊,别说建军还给咱们队里帮了这么大的忙。”能省下一口粮食,他们就能多吃一口饭。

“就是,再看看建国,要不是看他的面子,公社能把拖拉机借给咱们,给咱们省了多少功夫。”

“关键是周建国孝顺啊,那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孝顺,就说李秀兰受伤那会儿,建国背着她就往卫生所冲。”

李秀兰越听越恼怒,尤其是卢老太最后还总结了一句,“她李秀兰没福气呗,当初不是她主动把两个孩子分出去的。”

“放你娘的狗屁,卢秀花,你他娘的再给我嚼蛆,老娘撕了你的嘴。”

听到李秀兰的声音,大家惊讶的转过头看她,却被李秀兰抓到机会,扑向卢老太,又踢又打的,一点也不留情面。

都是做惯了农活的人,下手自然不轻,加上扇巴掌扯头发的,嘴里也不忘记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

回过神的社员连忙把两个人拉开,“婶子,干什么这是?可不能打架了。”

不远处的大队长听到动静走了过来,看到狼狈的两个人,也是头疼不已。

“大队长,我举报卢秀花搞封建迷信。”李秀兰指着卢老太恶狠狠的说道。

鉴于听到的人太多,卢老太无从辩解,她确实说了李秀兰没有福气的话,但因为是口头话语,所以也就是批评教育两句,并没有什么大事。

李秀兰纵然不满意,也不敢得罪大队长。

第五十五章

光嘴上批评两句, 李秀兰是不服气的,还想再说什么,一阵铃声传过来, 寻声看过去,绿色的自行车骑了过来。

是那个熟悉的邮差同志。

看到那么多人, 邮差同志停下自行车, “请问, 周满同学的家在哪里?”

这熟悉的人名。

“同志,是不是满丫头又投稿上报纸了?”有人兴奋的问道,这个场景多么熟悉啊, 她一猜就猜出来了。

邮差同志顿了一下,看着包里的信件,“差不多吧。”

这回可不是上报纸了,她是出书了。

早在他问出周满名字的时候,便已经有人朝着周家狂奔而去了。

得到消息的冯桂英连忙跑了过来,神色中还有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邮差送信件过来,不仅代表她闺女被出版社选中了,同时还代表着, 她冯桂英出名了。

“同志,同志, 我是周满她妈,我家满宝出书了吗?她出书了吗?”

扑面而来的冯桂英同志把邮差同志吓了一大跳,“这位同志请你先冷静一下。”

他认识,这是周满同学的妈妈。

冯桂英冷静不了, 一想到她闺女都能出书了,她就激动的无法平复内心, 尤其是这次她的书上还有她呢。

“到底是不是我闺女要出书了?”

她的大嗓门一喊,周围看热闹的都竖起了耳朵。

出书?

满丫头不是上报纸吗?

邮差同志在大家热切的目光下,“我不知道周满同志是不是出书了,不过,”他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缓缓开口,“确实是省城的出版社寄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