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 第26节(1/1)

“知道了大哥。”

周建国头也不回的就答应了,极其爽快。

周建华直接回屋了。

倒是周建军,有些羡慕的看着三弟家的小院子了,他也想分家,可是他不敢。

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到了年初二的时候,冯桂英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娘家。

往年这个时候,上午是小姑子周玉珍回来,她们妯娌几个,得等到小姑子走了,才能往娘家跑一趟。

现在,分家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她偏就要带着男人孩子一起回娘家去。

还不忘记带上周满那双百分的试卷。

一边走,一边还不忘记考虑之后的事,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夫妻两个打算带孩子往县城去一趟,一来是去领周善的商品粮的地方瞧瞧,认认路,毕竟以后是他们去领的商品粮。二来带着孩子们去玩玩。

听说要去城里,双胞胎高兴坏了,一个劲的问,“真的吗?真的吗?”

冯桂英被缠得不耐烦了,“再吵就不带你们去了。”

这才让他们能够闭上嘴巴。

不过,也因为高兴,脚步加快了很多,早早的就到了柳树湾大队。

“爸妈,我回来了。”

冯桂英站在大门口喊了一声,冯家姥姥连忙跑了出来,一见到她就笑开了,“咋这会儿来呢,还以为你下午过来呢。”

原本要回家的几个嫂子纷纷觉得奇怪,就走了过来。

她们都是这样错开来的,可冯桂英忽然打破了这个规则,还有些不适应。

被迎到了屋里,冯桂英就和冯姥姥说他们分家的事了。

“分家了?”

冯姥姥有些一言难尽的看着她闺女,她算了解自个儿闺女的人了,哪里能不知道她是啥人,好吃懒做绝对算得上一个。

再和她那懒女婿凑一块,这分家,两个人带着这么些孩子,真的不会被饿死?

冯桂英没看到她亲妈那不信任的眼神,把周满的卷子往冯老爷面前一放,“爸,看看,满宝的试卷。”

就这,冯桂英都宝贝的不得了,她不认识题目,也不会做,但不妨碍她认得试卷上的一百分。

冯姥爷抽着旱烟差点没把手烫到,一百分啊,他光知道这个外孙女聪明,没成想这么聪明。

他的几个孙子的分数加起来,也没有周满这一份卷子的分数高。

他老冯家,还能出个人才不成?

不同于冯姥爷的激动,三个嫂子可气坏了,这不就是来拿钱的吗?

小姑子这意思,她们公公,还得供着那孩子上学?

这显然不是她们想要的结果。

还没来得及开口,冯姥爷已经让冯姥姥拿钱了,“好好好,不错,好好学,只要你们念下去,姥爷供你。”

周满看了一眼她妈冯桂英女士,然后对着冯姥爷道了谢。

“爸,这不好吧?”

“是啊,英子不是刚分了家,手里应该有点钱的,也不用您出钱了吧?”

“就是,爸,你可还有自己的亲孙女呢?”

三个人一人一句,可把冯姥爷给气坏了,就他们几个那一问三不知的样,学个屁的学。

他有这方面的接触,自然知道知识的重要,知识造就人才。

当前国家难道不需要人才吗?

他也是读书看报的,知道国家有些地方是很困难的。

可是,他的孙子孙女里,都不敢保证有大出息的。

要是周满能保持这样的水准,也能被推荐到工农兵大学,毕业了还能分配工作。就是不往大了说,就是凭着这个,将来到城里,吃个商品粮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冯姥爷也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不是没有实现的机会,这会儿有一个可以寄托的人,自然就不会放过了。

“谁反对都没有用,要是不想在家里待着,就分出去单过,我不会拦着。”

分家,傻子才分家呢。

公公是队上的会计,要是他们分出去了,大队里的社员不就知道了他们和公公离了心。

而且她们心里还惦记着老人家那些东西呢,自然不肯分家。

不分家,那就选择闭嘴。

冯桂英就在一旁吹周满,吹她闺女多优秀,比人家晚上学几个月,还能考双百分。

“爸,整个小学,就我家满宝考了双百分。”

周满:也不一定,牛有点吹过了。

偏偏冯姥爷还信了。

冯姥姥更是满面笑容的拿了好吃的给他们吃。

几个孩子坐在一块吃鸡蛋糕,喝着红糖水,那些舅舅家的兄弟姐妹眼巴巴的看着,看的周满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偏偏那对双胞胎兄弟两个,还十分得意的炫耀。

他们过来这边的时候,那些兄弟姐妹从来不带他们玩,还扬言他们是来占便宜的,要把他们赶出去。

冯桂英听了,气的要死,没少跟嫂子们拌嘴,一来二去的,也就和嫂子们心里结了疙瘩。

谁稀罕,她反正嫁出去了,也不常见面。

所以看到两个儿子故意馋他们,也得意的很。

周满默默地退出了战场,她并不想招人恨,但显然,她已经被人记恨上了。

冯姥姥打发儿媳妇去做饭去了,冯姥爷则是抽着旱烟,把周满的卷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不错不错。”虽然有的地方他不太懂,但不妨碍他对那一百分的赞美。

甚至还会问周满,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回答,俨然一个爱学习的老人家。

这夸得周满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也就是小学一年级的试卷而已,其实没有那么严重的,这夸奖有点过了。

她不想接受,冯桂英同志可不答应,“那是,我家宝啊就是随了我了,聪明着呢。”

“对啊,咱家英子,那是打小就聪明呢。”

周满沉默,她其实并不觉得。

冯桂英同志这次来,主要就是带着一大家子过来吃喝的。

她拿着周满的试卷过来蹭吃蹭喝的。

几个嫂子心里头不舒服,拉了张长脸,用脸色表示自己的不满。

冯姥姥直接无视了她们,这都是给惯出来的,她闺女一年到头的能回来几次啊,居然还给甩脸子看,她也很不高兴。

眼看着婆婆脸色不好,三个人也意识到了不对,连忙扯出笑脸。

周满就觉得,她们像是变戏法似的。

至于这几位,书里也没怎么提过,毕竟主角也不是他们,就知道冯家姥姥姥爷很是疼这个闺女,最后炮灰下线,儿子儿媳因为老人家当初的种种作为寒了心,坚决分了家。

因为他们支持炮灰的关系,最后也因为这个,乡里乡亲的都很支持儿子分家,还反过来指责他们,说他们活该如此。

最后两位老人家因为受不了大家的指指戳戳,受了极其大的打击,最后晚年凄惨,郁郁而终。

周满把最后一口鸡蛋糕塞进嘴里,端起桌子上的红糖水,把碗递给了离她近的冯姥姥,“姥姥喝。”

“哎呦,我的小乖乖,咋这么可心呢,还知道先给姥姥喝。”

说不感动是假的,她给孙子孙女拿吃的,个个抢着喊着,就是自己轮不上,哪个也没想到让她这个奶奶先吃一口的。

周善紧随其后,冯姥姥摸了摸她的头,觉得这个孩子不错,虽然是领回来的,就这样子,将来也得是个会感恩的。

得到周满眼神的,两兄弟也端了过来,冯姥姥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一旁的三个儿媳妇撇了撇嘴,就会做这些花样子笼络人心,走的时候还得大包小包的,哪里是回娘家,根本就是土匪打劫。

尤其是婆婆,还跟着后面给孩子塞了红包,看得她们眼睛都快红了。

第二十六章

冯桂英是不管她们的想法的, 该干啥干啥。

倒是周建国,跟几个大舅哥还是有点话题的。

看着他手背上还带着伤,还会问上两句。

周建国搓搓手, “被狗抓的,没啥大事。”

说来也奇怪, 这地方总是莫名的发痒, 伤口明明处理好了, 还是会发烫,问了周勇,他也说没见过这样奇怪的事情。

要不就是因为那狗是疯狗, 让周建国去城里的医院看看,别落下什么病根。

周建国倒是无所谓,被狗挠了又不是被咬,没那么严重的。

等一家子吃完饭,带上冯姥姥准备的东西,就回家了。

冯桂英很是满意,这些可都是拿她闺女的试卷换回来的。

回去的时候,顺道去了一趟大队长家,开了个证明, 他们明天得拿着这个东西进城呢。

等回了家,小姑子周玉珍还没走呢。

“呦, 小姑子回来了。”冯桂英看了她一眼,把包袱拎回屋了,她也没打算和周玉珍多说什么。

见她这个态度,周玉珍顿时就不乐意了, 先前她还觉得她妈说得夸张了,现在看来, 真是这个嫂子自己作的。

“三哥,你来,我有话和你说。”

“有什么话,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