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96节(1/1)

不知道高智源得意个什么劲?

“怎么了,你发什么愁?”

“智源想借场部食堂摆酒席,准备大办婚礼。”

“大胡子可以啊!”黎梦梦赞叹了一句。

“你就别架秧子起哄了,我正愁怎么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呢。”

黎梦梦一脸艳羡:“干嘛让他打消这个念头?要我说,既然他想大办,他手里也有钱,你就随他去,多少女人梦想着一场像样的婚礼还没有呢!真没想到,大胡子居然这么会疼人,他这是心里有你,舍得在你身上花钱!”

“这不是舍不舍得花钱的问题,我是担心他老这么高调,容易惹人眼红,他又是个跑黑-市的,要是被人捅出来,上边评出来的劳模是个跑黑-市的,事情就严重了。”

黎梦梦轻呼了一声,她光想到了婚礼的风光,却没有马小璇想的那么长远。

确实,当劳模是光荣的,跑黑市是犯法的。

这两件互相矛盾的事,却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如果被人恶意使坏,故意捅出来,很可能会成为爆-炸性新闻。

到时候劳模的称号被剥夺了事小,再罪加一等事情可就大了。

所以马小璇的担心不无道理。

以马小璇的意思,现在两人最好别出任何风头。

老实巴交地当好劳模,养猪,种菜,偶尔去自由市场里走一趟,闷声发点小财。

大家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如果继续让高智源这么咋咋呼呼的,她这日子过的属实有些提心吊胆。

马小璇又问:“农场有在食堂举办各人婚宴的先例吗?”

“没有。”

好家伙,她更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了。

所以,还是得回去说服高智源,无论撒娇卖萌打滚,一定让高智源打消大操大办的念头。

马小璇下定了主意,准备回去。

临走时,代销点负责进货的人,赶着大车来了,从供销社拉来一批货物。

马小璇见到有几个新到的搪瓷脸盆,顺便买了两个脸盆回去。

她没带钱,黎梦梦帮她先垫上。

端着脸盆,一路在心里筹划着往家里走。

让马小璇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这边为了阻止高智源不去大办婚礼而想破了脑袋。

另一边却出现了神奇的转机。

第110章

一头猪,一头牛

这个转机,最早是从杨主任那边开始酝酿的。

昨天早上,高智源在办公室,说要借场部食堂的场地,来摆酒结婚。

杨主任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等高智源走后,杨主任去跟场长任大明商量这事。

高智源结婚,场部领导是不是该表示表示,凑点钱,送个像样的结婚礼物什么的?

农场一共奖赏过高智源两次。

第一次是因为接生了十九头小猪崽,奖励了两个大茶缸子。

第二次是高智源的事迹上了报,场领导一高兴,请了放映队来放了场电影,又送了床棉绒毯子。

这一次,是高智源结婚摆酒,真正的人生大事,农场应该拿出点诚意来。

任大明和杨主任就在那讨论,到底该送点什么。

一边商量,任大明一边感慨,这个大胡子真是时来运转、福星高照,才个把月的工夫,却喜事接连不断。

前几天还是个劳改释放犯、五类份子、惹是生非的恶霸,摇身一变,成了省里的劳模。

昨天让人看不上,今天就变得高攀不起了。

杨主任一袋老旱烟抽完,正弯腰在鞋帮上磕着烟袋锅子,把里面的烟灰敲出来。

忽然,浑浊的眼睛里忽的闪出一道光来。

他直起身,对任大明说:“要不,咱帮他把婚礼办了吧?”

“唔?”

任大明似乎没听懂这话的意思。

杨主任突发奇想道:“眼下,咱们农场的农活干的差不多了,往年这个时候,为了犒劳秋收,农场会杀一头猪,每家分点肉,现在大胡子要结婚摆酒,正好赶上这个当口,那咱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再多杀一头猪。

到时候在食堂做顿杀猪菜,让全农场的男女老少都来吃饭,顺便把大胡子的婚事操办了!”

“这也行?”

“怎么不行!我看行!”

杨主任激动的唾沫星子喷的到处都是。

任大明有点担忧,这么搞,会不会有问题啊?

说的好听点,是两件事情一起办了。

说难听点,有假公济私的嫌疑,拿公家的东西给个人办喜事。

杨主任看出任大明的顾虑,敲着烟袋锅子说:“场长,你放心,这事绝对可行!”

“不会出问题吧,会不会有人背后戳脊梁骨,说咱们公私不分?”

“戳他奶奶个腿儿,往年只杀一头猪,正式工每人分半斤,临时工每人才分二两,有的可能只能分点边角料、猪下水,今年咱杀两头,帮他炖好了,请他来敞开肚皮吃,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他妈敢戳脊梁骨?”

杨主任由于过于激动,咳了几声。

等平定了呼吸,又接着说:“再说了,大胡子办喜事,他肯定得拿出烟酒喜糖意思意思吧,有烟抽,有酒喝,有肉吃,谁跟自己的肚皮过不去?”

听杨主任这么一说,任大明也觉得这办法可行。

当然,只靠任大明一个人,他是不敢做这个主的。

他虽然是场长,可他刚来一年多,算是个「新人」,在这个农场的话语权,有时候不如杨主任这个老资历。

好多事情,还得杨主任这个老资历发话。

杨主任拿了主意后,两人又找其他干部讨论这事,大家都觉得可行,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第二天上午,杨主任抽了空到养猪场巡查,顺便找高智源商量在食堂摆喜酒的事。

到了猪圈,却不见高智源。

杨主任就找到老梁,跟老梁说了这事。

两个老头是老交情了,当初一块分到这片大荒地来开垦农场,彼此熟悉到对方抬屁股就知道要放什么形状的屁。

所以杨主任没说几句,老梁就懂了。

老梁这个暴脾气,难得的平静地点了点头:“我看行……”

“高智源人呢?我找他说说这事。”

“隔壁养牛场,给牛看病了。”

“牛病了,怎么不找兽医?”

老梁的脸上一半鄙夷、一半自豪:“就兽医站那个酒囊饭袋,他懂个屁,连公母都分不清!”

杨主任咂了下舌头:“看来,还是得把大胡子调回兽医站——”

“别!”老梁立马反对,“还是把他留在养猪场,让他养猪吧!”

杨主任又咂了下舌头:“也对,养猪模范就得养猪,不然就名不副实了。”

俩老头说着话,高智源从隔壁养牛场回来了,摆着一张极其不耐烦的臭脸。

老郭跟在身旁,一脸求助的表情:“智源,你就帮个忙,给牛治治,再这样下去,没几天活头了!”

高智源扯着大嗓门吆喝:“我都跟你说了,没的治了,没的治了,你要我说几遍?”

“真的没治了?”

“要么趁着现在身上还有几两肉,赶紧杀了吃牛肉,要么就送去动手术,把胃里的铁钉螺丝什么的取出来,再拖下去,瘦的皮包骨头,还是个死,你自己看着办!”

“那——那你能不能帮忙给牛动个手术?”

高智源停下步子,从鼻子里哼出一大团白汽:“你拿我逗闷子呢,你知不知道给那头几百斤的牛动手术,要打多少麻醉剂?一整套手术下来,全部花费,比那头牛都值钱,术前术后一大堆麻烦事,手术还不是百分之百成功,你跟老子开什么玩笑?”

老郭一脸绝望:“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两种选择,要么现在杀了吃肉,要么等它病死了啃骨头。”

高智源说完,迈大步走了。

没走两步,看见杨主任在这,也没给杨主任好脸色,招呼都没打,扭头往猪圈里奔。

老梁解释:“这混账王八蛋今天的脸格外臭,别跟他一般见识,估计在家受了媳妇的气了。”

杨主任大人不记小人过:“没事,等我把好消息告诉他,他一准高兴。”

果不其然,杨主任到猪圈里找到高智源,把场干部的决定告诉他时,高智源两只眼睛像两只通了电的灯泡似的,猛的闪了一下:

“真的?!”

“那还有假?”

高智源脸上的阴霾,终于退散了。

后来,经过商量,他们从猪圈里挑了一头年龄有点大、生育能力下降的三百多斤的老母猪,准备把这头猪杀了做杀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