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房宠 第46节(1/1)

说起来也奇怪,往年的京都早早的就下雪了,而今年不知受了什么影响,京都连着大半个月的大太阳天气,往些年那些贵女的赏雪宴都办了几轮了,今年却因为一直不见雪,只能一直往后面推,这再推就过年了。

就在古音一行人回来的当天,京都的天上上午还是晴空万里无云,下午车队刚一进入城门,天突然就阴了下来,京都的第一场大雪就这么出其不意的落了下来。

而且这场雪分明比往年的还要大,车队还没进宫,红瓦上就附上了一层白。

这场突如其来的雪把在勤政殿议事的陛下都惊动了,放下手中的笔墨带着议事的几位重臣去了城楼上。

站在城楼上看着鹅毛大雪飞扑而下,在一片白茫茫中,景朔的车队就像一条长龙一样蜿蜒进了皇城。

大街两边站满了京都的百姓,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中间那架马车上张望,这些都是知道太子今日回京特意来迎接的百姓,太子刚刚在西南立了大功,缓解了西南灾情又惩治了贪官,功绩斐然,这些百姓对他的推崇和呼声,都快赶上对当今了。

此情此景,皇帝身后的几个大臣自是不敢发表意见。

过了半响,等到车队彻底进了宫,大街上的百姓意犹未尽的散去,一直沉默不语的陛下突然弯起嘴角笑了一下。

“挺好,瑞雪造丰年,太子——果然是天降真龙,西南旱三月,太子一去西南雨水不绝,湖满河继流,京都久侯雪不至,太后带着后宫各位妃嫔在太庙祈福三日,竟也不如太子回宫来的管用。”

这话——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更是不知道该如何接。

还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低声回了一句:“陛下,这天晴下雨,四时气候乃是天命所决,怎能归功于一人身上,陛下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紫薇降世,殿下他,还差的远呢。”

这话分明有拍马屁之嫌,但皇帝没说什么,过了好一会才看着远方悠悠的说了一句:“太子这位良娣,看样子也是个有福的啊!连儿子都自带祥瑞之气,真是我大盛之福啊!”

第73章 番外一(桃源镇)

生日宴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后, 也是景润十岁生日的时候。

作为景朔和古音的嫡长子,大盛朝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景润的人生从出生起就跟开了挂一样,比他父亲这个明明也是嫡长子却要靠自己争皇位的苦逼不知要幸运多少倍。

不过这也间接的导致了他的生活有些许的“无聊”, 每日早上同他英明神武的父皇一起早朝, 早朝后去后宫同美丽大方的母后一起用早膳, 然后被表面大度实则醋坛成精的父皇赶到御书房同他一起批奏章,一直到午膳前, 父皇要去后宫陪母后用膳,他则被赶回东宫, 不允许去打扰二人世界, 下午太傅会来宫中查看他的学业,虽然太傅已经表达了好几次没什么好查的,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但生怕他闲着的父皇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他一边审阅着生涩难懂的奏章,一边还要学着五岁前就已经熟读的圣人训, 也真是无语至极。

晚膳后是他一天中唯一的闲暇时间,可以没有人打扰, 自由分配,可宫中本就没什么娱乐的,那些下人更不敢同他玩笑,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基本上在书房看书度过。

这样循环往复的日子似乎从他记事起就如此了, 他自己似乎觉得没什么问题, 每日过的怡然自得, 可古音不觉得, 时时关注着他, 担心他的心里状况。

这天是景润十岁生辰,作为皇太子的生辰势必隆重非常,宫中早在一月前就开始准备了,朝中的各位大臣也早就备好了厚礼就等着等博太子殿下一笑。

而作为这场盛宴的主人公,景润一直表现的兴致缺缺,每日如往常一样学习生活,身上丝毫不见孩子的童真和朝气,反而一副死气沉沉,老气横秋的模样,看的古音忧心不已。

生辰宴这天早上,古音起身后特意去厨房做了碗长寿面,这也是家里人每年生辰她都会做的,景润下朝后果然来了她宫里,同她问安后欢喜的把碗里的面条吃的干干净净,古音原本还想同他说点话,结果宫中出了点事,她被迫被叫走了,景润也回了东宫,回宫后只看得景朔倚在殿中那方软榻上,手中拿着她这些天在看的那本书无聊的翻阅。

古音一想到自己整天为儿子的事情操心不已,而这人竟然还这么悠哉,明知道自己担心还给儿子找那么多事做,就气不打一处来,走过去一把把他手中的书扯了过来。

景朔早就注意到她进来了,看到她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睛给他甩脸色的模样,一点都不觉得生气,只觉得可爱的紧,伸手一把揽住面前人的纤腰,稍稍使力古音就坐到了他怀里。

古音半分打闹的心情都没有,扔了书就挣扎开来:“你放开我!”

景朔被她的指甲在手上挠了好几处印子,看着面前这个炸毛的小猫,心中无比怀念当年初识时那个谨小慎微,对他惧怕不已的小丫头,如今两人在一起都有十年了,老夫老妻,除了感情越来越深,怀里人越来越美,变化最大的恐怕就是怀里人这个脾气了,在外人面前还是那个端庄大方,最是有礼的一国之母,而在他面前却时长露出一些女儿家的娇态来。

景朔非但不厌烦,反而十分享受这种殊待。

好在他早就对这种情况得心应手了,手在她腰上某个地上轻轻的捏了一下,古音顿时就软下去了,回头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每次都用这招!卑鄙!

景朔才不管那么多,招不怕烂,好用就行。

古音不挣扎了,他才终于抱着人在怀里给她顺毛:“又是何事惹朕的皇后不悦了?”

古音不甚高兴的噘着嘴:“明知故问,除了润儿还能为了什么?”

景朔叹了口气,揉了揉她的小手:“润儿的事朕已经同你说过了,他只是比常的孩子沉稳了些,没什么毛病,再说了,朕和你的儿子,岂能和寻常人等闲视之?”

景朔整日同她待在一处,怎么会不知道她最近为了景润的事茶饭不思,古音平时处理宫中和各命妇之间的关系都井井有条,从未出过差错,可在这事上,不管他如何劝,她总是万分执着,整日担心不已,可能这就是母亲和父亲的不同吧,毕竟他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现在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可古音总怕他心里出问题。

他说的这些大道理古音都懂,但是懂不代表就能接受,因为一些意外,导致她的孩童时期成了她此生难以忘怀的痛,所以就像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幸福开心一些。

“你说是不是因为他从小就养在宫里,初初是女孩子又太小了,宫中没人陪他玩,所以才养成他这样的性格啊?”

景朔失笑:“可是又不是皇宫中长大的孩子都是这样,润儿那就是天生的,再说就算是这样,你想怎么办?把润儿送出宫吗?”

景朔说完自己都觉得好笑,可是古音却迟迟没有回话,甚至一本正经的望着他,景朔愣了一下,脸上的笑收了起来,表情也逐渐严肃。

“你不会真的有这个想法吧?”

古音没回话。

景朔的脸色有些难看了:“朕劝你最好早点打消这个念头,朝中那群老家伙不会同意的。”

“那陛下你呢?”古音不管,只是反问他。

“朕自然也不能同意!”景朔没想到她竟然还真有这个想法,有些严厉的告诫她:“太子有多重要你不是不知道,在宫中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若是出了宫,若是遇上坏人怎么办,那可是我们的长子,你就忍心让他在外面遇到危险?”

古音当然害怕,但是——

“不准有这个想法了听到没有!”景朔还在告诫她,蹭着她的脖子逼着她答应。

古音只能点了点头,但是心里在想什么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之后两人又耳鬓厮磨了一阵,午膳过后,宫外的诸位大臣就会带着家眷进宫为太子贺生了,两人就要各自忙起来了,一直到晚宴前都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所以一直到晚宴开始前,以蕊遍寻古音不得还在寻人的时候撞上同样寻人的另一批人的时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忙跑去禀告景朔。

“陛下,皇后娘娘今日下午还在殿中接见了命妇,之后娘娘说要休息一会,奴婢看着时间还早就没放在心上,晚膳前奴婢去叫娘娘,可殿中并无娘娘身影。”

她刚说完她身边的奴才也急匆匆的说到:“陛下,太子殿下也是,下午奴才去奉茶的时候殿下还在书房看书,可晚宴前奴才再进去的时候殿中就没有人了,奴才把东宫上下都找遍了,也没见着太子殿下的身影啊!”

景朔眉头紧皱,问以蕊:“御花园找过了吗?最近天热,皇后偶尔回去园中的凉亭坐会。”

以蕊赶忙回到:“都找过了,没有见着娘娘。”

眼见晚宴就要开始了,景朔也有些担心,正准备起身去看看,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闯了进来。

文思言一进来,看到一屋的人一点都不惊讶,反而神色十分复杂甚至带了点心虚的看了景朔一眼,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说了一句:“陛下不用找了,臣知道娘娘和殿下去哪了。”

“你知道?”景朔并屋里的奴才皆是十分疑惑的望着他。

文思言点点头,接着十分为难的看了左右一眼,宫中伺候的奴才都是最有眼力见的,不用景朔吩咐,纷纷自觉退下了。

人刚走完,文思言立马跪下(至于说了什么涉及到后文剧透,等后文出来了自然能知道哈!),并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到了景朔面前。

景朔接过信,上面写着陛下亲启,熟悉的字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

景朔把信拆开,原本以为会有一大篇解释的话,没想到却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出游,速归,安好,勿念。”

带儿子出宫游玩;

很快就会回来;

你在宫中要保重自己;

不要想我们哦!

景朔拿着信直接被气笑了,这人,明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解释竟然还如此的不走心!

“这信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他问文思言。

文思言额头一滴冷汗滑落:“是……是刘叔那边的人送过来的。”

“刘叔?”景朔冷嗤一声:“计划的还挺周全,竟是连刘叔都找出来了。”

刘叔在景朔登基之后就不再负责宫中任何事情,一个人住在宫外颐养天年,只是偶尔进宫看看景润和景初两个小辈,古音怕他生气,竟是连后路都找好了。

“陛下不用担心,刘叔把信送到云起那的时候就交代了要云起派人保护皇后和太子,臣刚好同云起在一起,臣进宫给陛下送信,云起带着一对精英追了出去,此刻应该已经追上了,有他随身保护,娘娘和殿下的安危不用担心。”

景朔将信仔细的折好收回自己的怀里放好,过了好一会在文思言都头皮发麻快遭不住了的时候,他突然勾起唇角笑了。

第74章 番外一(桃源镇)

重回

古音会突然出宫还拐上景润真不是心血来潮, 今日在殿中和景朔交谈后她就一直在思考,是否真的是因为景润一直在宫中没有见过宫外事物的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这么古板,尤其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景润后, 景润虽质疑了片刻, 可之后肯定的点头的样子, 让她看到了他眼中的渴望,所以更加觉得一定要带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怕景朔会来找他们计划夭折, 古音没有用宫中的车马,而是换了身宫女的服饰用令牌出的宫, 之后去了刘叔府上, 将前因后果同刘叔说了一番,刘叔自然是不同意,毕竟不能让他们拿安危冒险, 她只能让景润出马,一双小眼睛只消看刘叔一眼,老人家立马心都化了, 还有什么不同意的,马车是刘叔找的, 车夫也是刘叔府上的人,刘叔还答应了会替他们保密,绝不透露他们的行踪,只是要早些回来。

刘叔出马了, 她的心就安了一大半了, 天底下能让景朔乖乖听话的人没几个, 刘叔就是其中之一, 有他保驾护航, 景朔就算再生气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

刘叔准备的马车宽敞非常,只是上了马车母子两才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他们好像没有想好到底要去哪。

古音虽然闹的厉害,也是快十八了怀了景润才入的宫,可是在宫外待的几年都是在西南的一个小县城里,那里如今还不知道是怎样一副光景,最主要的是离京都太远了些,好不容易出来,她可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赶路上。

“阿娘”就在她愁眉不展的时候,一直坐在她身旁一语不发的景润突然说话了。

从出宫后他就被古音严格要求不准叫母后只能叫阿娘,如今小奶音听的古音十分满意,果然阿娘就是比母后听着要亲近些。

“怎么了?”古音脸上露出个慈母的微笑问他。

“不如咱们去桃源镇吧,阿娘不是一直念叨着想那里的王大娘吗?”

“桃源镇?”古音愣了一下,记忆中她似乎很久没有想起那个地方了,以前离开的时候还想着要回去看看,刚回宫的时候整日忙着防备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还要保护和教导景润,好不容易景朔登基了,做了皇后的她却更忙了,景朔的后宫虽说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妃嫔,可那么大的宫殿,还要时常接见和封赏命妇,所有的一切都要她亲自过问,刚理上路就又怀了景初,等一切安顿下来,一晃竟十年就过去了。

要去看看吗?说起来她只在那里待了一个月,但不得不说确实给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王大娘还有那个她接生出来的孩子……去看看似乎也不错。

古音心中落定了主意,看着儿子点了点头,高兴道:“好,那咱们就去桃源镇!”

知道了目的地,一路上古音的心情莫名的有些激动还有些忐忑,十年未见了,也不知道她们还记不记得她。

当初从桃源镇离开的时候她也没有打招呼是不告而别,到了又该如何解释,说她也是有苦衷的吗?

想来想去,最后竟又在心里埋怨起景朔来了,说到底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他,一想到当初那个霸道不讲理的男人就觉得生气,即使现在已经改很多了,可占有欲还是强的不行,还不让人说,她已经在这上面吃太多亏了,真是想起来就让人臊的慌。

十年前因为古音有孕的关系,从桃源镇到京都那段路走了快半个月,这次他们就一架马车,她也没什么特殊情况,速度自然快了许多。

不过也不光是赶路,她没忘记这次出来的主要目的,是带景润出来解放天性的,所以一路上遇到有好风光也会停下马车去欣赏游玩。

等真正到桃源镇的时候也差不多是十天后了,十年过去了,桃源镇感觉和之前没什么两样,只是入口的那两棵大树又长大了不少,隐隐有遮天蔽日之感了。

当初离开的时候是冬日,如今正值盛夏,郁郁葱葱的树木给这本就像世外桃源一样的桃源镇更加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阿娘,这就是你当初待过的桃源镇吗?”

进了镇子后就没再乘马车,甚至连车夫都留在了镇子外面,两人一路聊着天就和普通来游玩的人没什么两样。

景润看了下四周,确实风景不错,只是这样的地方京都郊外也有很多,不明白母后为什么独独对这里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