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房宠 第42节(1/1)

“对了,殿下有没有想好等把丫头带回宫要给她个什么封号?老奴好让宫里的人早做准备。”

“刘叔觉得呢?”景朔问他,他既然这么问,肯定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自然要问一下他的意见。

刘叔摸了摸自己下巴并不存在的胡子,假装沉思了一下,这才说到:“不如就良媛吧,按理说她身份太低,给个奉仪,昭训就差不多了,但是她毕竟是殿下的第一个女人,而且还怀着殿下的长子,地位太低了也不太好,良媛不高不低,容易堵住朝中那些人的嘴,也对未来的太子妃起不到威胁,这样最好。”

陆云起在一旁默默点头,果然和他和文思言猜测的一样,刚刚想应和刘叔一句,景朔接下来一句话就啪啪打了他的脸。

“孤觉得良娣吧!”

短短几个字,引得屋里几人侧目,陆云起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玩意?良娣!

殿下疯了吧!

刘叔似乎也不太认可:“殿下,良娣的位份太重要了,老奴觉得她的身份不太适合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没什么不适合的,孤目前身边就她这么一个女人,而且你也知道孤这个毛病,以后得事情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她肚子里又怀着孤的长子,良娣算什么?”

陆云起和刘叔被他话里的意思震惊到了,照她这个意思,要是允许的话,他就要把太子妃的位置给这个“山野村妇”了?

殿下莫不是真的疯了吧!

“殿下,陛下不会允许的。”陆云起忍不住出声打破他的幻想,殿下怎么可能同意自己的儿媳是个毫无背景的普通人,甚至还曾经是那种身份。

虽然他知道古音不是坏人,被陈志教养也不是她愿意的,但是陛下不会管这些,朝臣也不会管这些,太子在朝中本就如履薄冰,说实话他们这些身边人真的不希望他找个拖累。

没想到景朔听到他的话却是笑了笑,嘴角的讽刺毫不掩饰:“你错了,他会同意的,就算他碍于面子不同意,咱们那位皇后娘娘也会让他点头的。”

“这……皇后她这么做对她又有什么好处。”陆云起还是觉得不可能。

刘叔却是已经想通了,只是他有些吃惊的看着景朔,没想到他会连这些事情都想好了,他叹了口气对仍在跳脚的陆云起说:“殿下说的没错,陛下会同意的,皇后娘娘”他冷哼了一声:“只怕她更恨不得殿下能娶丫头做太子妃呢!”

太子的后宫看起来只是一群伺候太子的女人,实际上谁都知道这就和皇帝的三宫六院一样,不是谁想做就是谁能做的,只要太子不出事,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她的母家自然也就是未来的皇亲国戚,自然也都会成为太子强有力的后盾,皇后一心想夺太子位,怎么可能会想让他多个强有力的岳家,太子妃身份低微不堪重用,朝中其他人也会以为太子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自然也就不愿意追随他了,这样她就能慢慢的把太子排挤出朝堂,再找个机会寻点太子的错处,这样一来,陛下必定会废太子,那她的儿子作为唯一的嫡子,自然是板上钉钉的新太子了。

这些想法几乎不用怎么费脑子就能想到,若是陛下看中太子自然不会允许,可偏偏太子和陛下关系不够亲厚,父子两个每次见面都跟仇人一样,若不是占了嫡长的名头,朝中那些老臣拥护,陛下没有办法,说不定景朔这太子位早就做到头了。

“可是殿下这样做,若是真的失了人心怎么办,朝中那些老臣可最是注重尊卑了,位份什么的在他们眼中那都是要命的东西,良娣和良媛虽只差了一个字,可却是千差万别。”

历来良娣几乎默认了会是四妃之首或是贵妃,毕竟只是在太子妃之下,一上来就这么高的位份,又生了长子,朝中那些心眼多的大臣,不胡思乱想才怪!

面对陆云起的焦急,景朔表现的云淡风轻,他微微勾了下唇角,露出个胸有成竹的笑容来:“你忘了吗?孤可是有隐疾。”

这句话一出来,陆云起本就不是什么笨人,立马就明白了,京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所不能的太子殿下有一个无人敢提的隐疾,他有厌女症,见不得漂亮姑娘,更不能接受女人触碰他,连他身边的随侍丫头都不敢同他太近,他曾将皇后送他的侍婢扔到宫门外,就仅仅因为那侍婢不小心触碰了一下他的手腕,当时皇后还没来得及去找陛下哭诉,他先去了甘泉宫直接将自己的毛病全盘托出,反到把陛下吓了一跳,之后以为是皇后送的人害得他出了毛病,把皇后狠狠的训了一顿。

也不是没找太医看过,可太医看后都说是心病,无药可治,之后不管谁送的人都被他以同样的理由赶出了宫,陛下虽同这个儿子离了心,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担了下心,怕他病情加重也不敢逼他,所以也就任由他二十好几了还未娶妻,要知道二皇子就比他小一岁,如今孩子都三个了。

如今有人能治他身上这个隐疾,那些为他身体担忧的老臣自然最是开心,陛下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而古音自然就成了他们眼里的大功臣了,这样来看的话,这个良娣还真的不算什么。

不过说到这个,陆云起沉默的偷偷觑了一眼景朔,心中疑惑他这个所谓的厌女症到底是真是假啊?从知道他对古音有那个心思开始他就一直想这么问了,可惜他没那个狗胆。

刘叔沉默着饮茶,没有表态,其实这就是说明他的态度了,他被景朔给说服了,同意给古音良娣的位份。

说到底,其实刘叔就最能代表那些一心一意追随景朔的老臣了,连他都不反对,其他人自然也不会了。

其实刘叔除了景朔所说的那些理由之外,还有一点是他没有反驳的原因,那就是古音这个人,他对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太满意了,抛去身份不谈,他隐藏身份同她同行的这一路就能看出来,虽然经历了不少磨难,难得的性子坚韧,还善良没那么多心思,明明长了一张冠绝天下的脸,却没有走上歧途,这样的人留在景朔的身边,才不会勾引景朔做那些为了美人荒废朝廷的事,她不在乎景朔太子身份的尊贵,那也就不会在景朔迷茫难过的时候弃他而去,不离不弃,指引他向前,这才是最珍贵的品质,也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虽然性子软了点,有些不太适合在后宫生存,可是没关系,这些可以等她入宫后再慢慢学,不行他亲自来教也行。

而且——

他在沉思后也看了若无其事的景朔一眼,他总觉得景朔还留着后招,他养出来的孩子,他最清楚不过了,他既然做了决定,那必定是万无一失。

最新评论:

【大大啥时候能更得多一点】

【啊啊啊啊啊,卡文啦卡文啦!救命!今晚的更新可能卡不出来了啊啊啊啊啊】

【太子想得太美了,也得女主愿意啊】

【给大大捉个虫“点了辣”点了蜡】

【感觉古音就是那个曾经丢了女儿的左相的女儿】

-完-

第67章 文相

相似

不知不觉古音就在这桃源镇待了快小半月了, 果然如同大娘所说的一样,这里的人都十分的热情好客,她来这里的第二天,邻居大嫂就拎着大包小包来敲了她的门, 给她送了一大堆的东西。

古音从未感受过如此淳朴的民风, 头两天有被她们的热情给吓到, 但后面发现,这里的人家都是这样的, 谁家有了好东西都要往别家送,大家也都会理所应当的收下, 真正的做到了什么叫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古音被这种和谐淳朴的气氛所感染,恰好王家大娘给她送了一堆菜过来,她拿出了当初学习厨艺时候的认真态度来, 认真的做了一一大堆精致的糕点,然后一家一家的去敲了邻里的门,那些邻居原本还担心她是个不好相处的, 没想到她竟会主动登门,都高兴不已, 从那天之后,邻里间的关系越来越和睦。

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古音有些在意,好像她最近吃的太多了, 以往平坦的小腹竟生了不少赘肉, 让她有些发愁。

因着那道救命之恩, 王家大娘对她照顾颇多, 还经常抱着孩子来给她看, 说来也奇怪,那小孩似乎真的和她有缘,每次她抱的时候完全不哭,甚至还会咧嘴笑。

那天她在房间里练字,她没事做的时候都喜欢习字静心,在驿馆的几个月都耽误了,还好这种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没那么容易忘记。

王家大娘抱着孩子进来的时候看到她在练字觉得非常惊喜,桃源镇虽民风淳朴,但是和大部分外面的女性一样,女人几乎大字不识一个,而古音竟然会写字,而且看起来还写的非常不错的样子。

古音有些不好意思,把东西收了起来。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她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几天王家大娘突然急匆匆的跑过来找她。

“姑娘,有个事大娘想问下你的意见,大娘前几天看你写一手那么漂亮的字,比镇上私塾的先生写的还要好,所以大娘就自作主张去私塾问了一下,刚巧私塾先生最近想找人把私塾里的一批旧书誊抄一下,咱们镇上那些你也知道,都是一些做活的粗人,没几个读书的,所以我就把你推荐给他了,那边说让你明天去试试,一本书给二钱银子呢!”

“啊?”古音愣了愣,这个她还真没有想过。

“姑娘,你别怪大娘多管闲事,大娘也是觉得你整天把自己闷在屋里,怕你把自己憋坏了,私塾隔两条街就到了,先生是我们这德高望重的长辈,待人十分和蔼,你不必怕他会为难你,有银子挣又能出去走走,何乐而不为呢,你说是不是?”

古音不会拒绝人,更何况是一心为她着想的,她有些害怕和外人接触,不过看着大娘热切又朴实的脸,她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多谢大娘了,明日我就去试试。”

“哎呀不用谢,不用谢啦!举手之劳而已!”大娘脸上的笑容一下绽开了,灿烂无比。

“那就这么说定了哈,我这就去给他回个话,你明早起来慢慢过去就行,就前面这个街转过去的那条街上,门口挂着匾额的,你别找错了啊!要是实在找不到,就来找我,我带你过去!”

大娘实在太热情了,古音心中感动不已,连忙应承下来。

其实王家大娘已经把地方说的很明白了,整个镇上就一个私塾,她很轻易就找到了,同门房说了来历之后他带着她去了里面。

古音小时候习字认字这些都是陈志请了德高望重的师父就教她一个人,一样一样的学,每一样都要学到精为止,让人挑不出错来,还要惊艳,这就是她的工作,所以不用怕时间不够的问题。

说起来有时候她其实挺感谢陈志的,他曾经逼她学的那些东西,为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尽管他的初衷,并不是那么的正大光明。

进入私塾后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孩的声音稚嫩中透露着一丝照本宣科的刻板。

没有打扰他们上课,她在门外等了片刻,里面传来下课的声音,古音心突然吊了起来,七上八下的。

等老先生出来,果然同王家大娘说的一样,先生留着一把长胡子,头发和胡子都花白了,穿着一件白色的儒衫,整个人像是羽化登仙的仙人一样,超凡脱俗,仙气飘飘。

那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走到她跟前,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似乎不敢相信她能胜任这个工作。

只是毕竟是有学问的老先生,不是那等以貌取人之人,看了她一眼后就把目光收回来了,领着她去了藏书室,随手抽了架子上的一本书递给她,让她写几个字看看。

古音有些不敢在这些老先生面前献丑,硬着头皮写了几个字,一行字才写了一半老先生突然喊了一声:“且慢。”

古音愣了一下,刚抬头手边写了一半的纸张就被人抽走了。

她心突然沉了一下,忍不住紧张的咽口水,小心的问道:“先生,是……是有什么问题吗?”

老先生没理她,拿着那张纸看了半响,就这么会功夫,古音已经在心里想了几百种可能了,是不是她的字写的太差了,连老先生都惊着了,亦或者是她写错字了,老先生觉得不可思议?

……

她胡思乱想不止,直到老先生突然又把她写的字放下,然后急匆匆的跑到屋里的一个架子上一阵乱翻,古音一直看着他,他一反刚刚的淡定,肉眼可见的有些急躁。

古音也不敢上前问,只能静静地坐着,直到他看到了什么,眼前一亮,然后从架子上找出一个卷轴匆匆打开。

打开又看了一阵,然后跑过来拿起她刚写的那张,把两个放到一起,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东西就摆在古音刚刚写字的桌子上,那卷轴只要她低头就能看到,她实在忍不住看了一眼。

看第一眼的时候她觉得奇怪,奇怪的是这分明就是个普通的字画,她不明白老先生在激动什么。

直到她试着再看了一眼自己刚刚写的字,两个就摆在一起,她终于发现了端倪,她的字和这幅字画上的题字,两个字摆在一起竟有八九分像,字形倒是其次,主要是神韵,简直一模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古音有些茫然的抬起头。

“你和文相是什么关系?”那一直陷在激动状态中的老先生突然问她。

她怔了一下,眼中露出茫然之色,谁?文相?那是谁?

“我……我不认识,学生见识短浅,是哪位大家吗?”

老先生似乎不敢相信有人竟然不认识文相,他那起那幅字画放在她面前:“当朝丞相文若清,当今天下第一大家,所有文人学子的偶像,历经两朝,文成武功无人能出其右,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追赶他的脚步,你既习得诗书,竟不知文相?”

古音有些惭愧,她确实不知道,从她五岁入县令府开始读书,前前后后换了得有五六个先生吧,每个先生教的内容都不一样,但基本都是课本上的,额外的东西他们不会讲,她也不太敢问,所以最终几乎都是靠自己融会贯通,还好她领悟力还不错,自己摸索出了些门道来,不然怕是早就学废了。

所以虽然她学的不少,但是有些东西,可能人尽皆知的,她却不一定知道。

老先生看她尴尬的表情就明白了,因此也愈加觉得不可思议。

“你说你不认识文相,可是你的字,怎么和他的如此相像?”

什么?

古音猛的抬头看着老先生,发现老先生也正在看她,目光如炬,她心猛的跳了一下,赶忙低下头去看那副字画,上面的题字真的越看和她的越像。

“这个字……是文相题的?”她同样有些不敢置信的问到。

老先生肯定的点了点头:“这是文相还未做丞相时留下的,我也是废了很多心思托了在京都的学生才找到的,就这么一副,准备留着做传家宝的。”

传……传家宝?!

古音看了一眼文相的字,确实十分好看,一看就是大家的字,值得收藏,留着做传家宝也没什么。

但是——

和她那副相像的字摆在一起,莫名的觉得这幅字画就掉价了怎么办,这样的话,老先生会不会觉得突然就不想用这幅字画做传家宝了,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她的罪过可就大了。

不管因为什么,虽然她也很疑惑,但是:“学生确实不认识文相,应该是巧合吧。”

这世上习字的人这么多,一样的字应该也很正常吧,只是不巧的是她的字和那位冠绝天下文相相似罢了,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说到底只能怪那位文相太出名,太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