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甲将军的宠妻日常 第36节(1/1)

撑上一把油纸伞,刚一出去,雨珠就从伞檐上纷纷滚落,落得伞上雨幕纵横。

从院里出去,永春巷里难得寂静一次,家家户户都没有声息,好似在趁着这一场大雨,休息安眠,偷一回懒。

巷子里立了个男人,高大悍然的身形撑了把大伞,顺便也罩住了身边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人。

“阿朔。”她唤了一声,径直朝着周朔走去。

姚忠见宋青婵出来,便知道她已经将他所有的说辞告知了吴燕卿,仰头看着那院墙一眼,听着从里面传来的读书声,缓缓垂下头,将眼角的眼泪擦拭掉。

此生,终究是他负了她。

如此,却也正好,他这辈子,都做不成她的英雄,更不想她看见自己苟延残喘的模样。

雨滴落着,弹落在他的手背上。

姚忠回过神来,手推动着轮椅轮子,转过身去,周朔不知他要作甚,唤了一声:“王叔?”

“不必管我。”姚忠推着轮椅,从伞下离去,进入大雨之中,须臾光景,就已经湿透了全身,他慢吞吞的往巷子外走去。

周朔拧着眉头,想要追上去,身后走来的宋青婵却说:“阿朔,任由他去吧。”

周朔哑了声音,看着那道落寞的悲伤的身影,渐渐被雨幕遮挡住,再也见不到身影,他才收回目光,看向身侧的女子。

雨幕伞下,她明眸皓齿,艳若桃花,盈盈一笑,就让他彻底丢盔弃甲。

他咧开嘴笑了下,他不会像王叔一样,让心上人等待十九年。

他会护他的青婵,一生一世。

两个人并肩撑伞,从长长的巷子里慢慢离去。

伞如一朵泛黄的绽开的花,被雨打得啪嗒作响。

吴家,房中。

吴燕卿本已经困倦不堪,眼皮子重的几乎睁不开,但她听出了李如云话里对姚忠的误解,这才将她留下,难免多说上两句。

吴燕卿:“你莫要去怨他。”

他,便是指姚忠。

李如云红了眼睛,攥紧了双手,咬着牙说:“先生,您让我如何不怨。十九年的光阴……竟只换来一句下辈子,我是替您难受。”

“十九年……”吴燕卿喃喃念着这个数,睫毛抖动了下,手移到了枕头下的物件上,“我等了十九年,他又何尝不是。”

“可他都已经娶妻生子,将您忘了。”

吴燕卿徐徐摇头,“如云,我当年随他一同回东都,无意间知晓他的父母早就去世,所以根本就没有父母定下的亲事,都是假话。”

“假话?!”李如云愣住,“是宋姑娘……可她为何?”

是了,就算是信件加急,从东都来回也得月余。这才不过半月光景,东都的消息不可能来得如此快。

可宋青婵为何要那样说?

还有她送来的绢帕和银簪……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关宋姑娘的事,是他不能来见我吧。”

李如云到底不蠢,很快就想清楚了吴燕卿的话。

宋青婵的的确确是找到了姚忠,只是姚忠不愿来见吴燕卿。花了半月时间便找到了姚忠……意思是说,姚忠或许一直都在岐安府。

他一直在岐安府为何从不来见吴燕卿?

必然是他出了事。

这一刹那,李如云也辨不清自己的心思,抿着唇没有说话。

吴燕卿累的厉害,闭着眼睛长长叹息了一声:“若是可以,我真愿他是个负心之人,如同谎话里那样,娶妻生子,一生顺畅。”

她闭上眼,眼尾划过泪珠,浸透了枕头。

她握着手上的银簪,越来越紧。

李如云知晓吴燕卿已经没了力气,也不再留下,带上门从屋里出去。

屋外,雨势凶猛,赵承修坐在檐下提笔,教孩子们写着生僻的字。

少年如同一杆笔直修竹,端正挺拔,清隽持正。

第39章 撒娇(二更)

岐安府至八月时,已然没有再那么燥热。

一场雨后,就已经凉快不少。

但是宋青婵却比原来还要忙上许多,一方面,逢双日要替刘襄教习,到了单日里也没能休息,还得来吴家替孩子们教课。

另外一面,她夜里回家了,还要看会儿书,做点绣活去绣坊里卖。

她整个人忙得昏天黑地,人也消瘦了许多。

这样一来,天凉之时,她一个没注意便病倒了。

眼前一黑后,再次醒来,鼻息之间是淡淡的药草香。纤长的睫毛抖了抖,因为太过疲倦,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了。

这时,一双粗糙却又温暖的手压下,覆盖在她的额头上,紧接着就是周朔担忧低沉的声音响起:“林大夫,青婵何时才能醒过来?”

“刚吃了药,估摸着过两个时辰,就能醒了。”

“无事便好。”听到回答,周朔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只是时不时的,将手探在她的额头上。

宋青婵这时候才慢慢回想起晕倒之前的事情来,她还在给刘襄上课呢。她说着两日怎么头晕脑胀,整个人都快飘了起来,原来是发了烧热。

她想着,脑子里又昏沉起来,好不容易偷闲一次,她便闭上眼睛,好好睡上一觉了。

“咕——咕——”

窗外不知从哪里飞来了鸽子,咕咕咕叫了个没完没了。

温柔的光从窗外照进脸上,宋青婵嘤咛一声,一身的疲惫在这一觉里散去不少,她纤细的手搭在眼睛上,缓缓睁开。

晨光稍稍显得有些清冷,她起身的动作,惊扰到了沐浴晨光的鸽子,扑哧一下就挥舞着翅膀飞去。

只留下两根细小的绒毛,在光里旋转飞舞。

同时,房门被人推开。

周朔的身影将光芒压下,他快步而来,眉宇之间的担忧在看到她醒来的那一刻,终于是化作了惯常的冷硬。

宋青婵迟缓摸了下自己的额头,想到自己忽然病倒,必然是让他担心了。

她抿唇柔柔一笑,低声唤了他:“阿朔。”

“醒了就好。”周朔走来,认认真真对上她的脸蛋,“可还有哪里不舒服?我去让林大夫进来看一看。”

“不了不了,我已经好多了。”

许是因为病了,此刻的宋青婵又苍白又脆弱,周朔都不敢上手碰一下她,生怕一碰就碎。

她病歪歪的抿了下唇瓣,在周朔没说话的时候,有些难为情地软声说:“阿朔,我有点累,还想睡觉,你能陪陪我吗?”

女子眼眸里藏着一层浅浅的雾气,朦朦胧胧的惹人怜爱疼惜。

她褪去平日的冷静自持,现在不过是一个病了的小姑娘,可怜巴巴的问着未婚夫君能不能陪陪她。

样子……生动极了。

“好,我哪儿也不去。”周朔替她掖好被角,端正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不动如山。

宋青婵翘起嘴角来,难得撒一次娇:“阿朔最好了。”

周朔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

其实她从未这样同人撒过娇,也未求过别人陪陪她一类的事情。从小到大,宋老爹为了能够赚钱养家,一个人会做好几份的工,留在家里的时间也就更短。

即便是在外面受了欺负回来,她也只会一个人默默承受住,从不与人言说。

若是病了,自己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她看似柔弱,其实早就在十几年的光景里锻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后来孤身一人面对铺天谣言,她更是对谁都冷淡疏离,别说撒娇,她就连哭的次数也寥寥无几。

但不知怎的,在周朔面前,她好像找回了这个年纪的女子应有的姿态。

她能肆意欢笑,放肆喜欢。

也能受到珍重,彼此信任。

就像别人说的那样,被偏爱之人,方才拥有撒娇哭泣的权利。如今,她也正被周朔偏爱着。

她这一病,一连几日,方才重新恢复了精神头。

听闻她病情稍好之后,刘襄和李如云才来杏林堂探望她。

两个姑娘一同过来,一个探头探脑,圆眼笑盈盈里盛着星河与天光,她扒拉着门框在门口偷看了眼,瞧见宋青婵的脸色果真红润许多,她才松了口气。

刘襄身后的李如云淡漠抿了下唇,“要是不想进去,就莫要占着路。”

刘襄回头瞪了眼李如云后,提着裙摆从门槛上跨了进来,“谁说我不进去了。”小姑娘眼巴巴跑过来,扑到床边眨着水汪汪又明亮的眼睛问:“青婵姐姐,我听周公子说你病好了很多,才来看你,怕吵到你了。”

“那日忽然晕倒,怕是吓到你了吧?”宋青婵温柔笑着。

刘襄眼睛一红,委屈地点点头:“我可害怕了。”不过是怕宋青婵出了什么事,她伤心难过。

这时,李如云瞥见宋青婵干涸的唇瓣,便倒了一杯温水递过来,说道:“先生家的孩子们你先别操心了,承修从府学回来,暂且帮忙带着孩子们上课。”

宋青婵怔了下,“那怎么能行?入秋之后赵公子就要启程去东都,科考的事情为重,哪里能腾出功夫来操心这些事?”

“姐姐,你先别操心这些事了。”刘襄握紧了宋青婵修长的小手,纤细无骨,却也软和,“大夫都说了,你这病是因为劳累所致,所以这两日我和李如云商量过了……”

刘襄翻了个不太明显的白眼,表明自己与李如云依旧不太对付。

这样一说,宋青婵才察觉到其中的微妙。

她眯了下眼,“话说回来,你们二人怎么在一处?不吵架了?”

李如云无声张了张嘴,没说得出话来,脸颊却是微微泛红。丢人,她可是岐安府的第一才女,竟然被宋青婵冠上了“吵架”这个名头。

粗俗不堪。